作者:张素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8 22:37:45
选择字号:
“时代楷模”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全文
张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张素,是中国新闻社记者。我报告的题目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与同行一直试着搭建连接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桥梁。今天,我代表无数位曾报道过南老师事迹的记者,站在这里,再为大家勾勒一幅南老师的肖像。

很多见过南老师的人都记得他的眼睛和胡子。那双眼睛,目光如炬;两撇小胡子,特有性格。尽管他个子不高,衣着休闲,可是把手往裤兜里那么一插,整个人就特别精神。

南老师向来低调,采访过他的记者并不多。电视制片人张博在跟拍“中国天眼”纪录片时曾经近距离接触南老师。张博还记得与南老师第一次见面时,他那灰白色的短发,每一根都精神抖擞地直立着,像极了鲁迅先生。

南老师病逝以后,我和同行们去采访他的亲朋好友,拼凑这位科学大家的风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经历,我想便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南老师出生在吉林辽源,当地有一座龙首山。邻居记得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到山上看星星,其他孩子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星星的知识。

星星的知识从哪里来?弟弟南仁刚说,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哥哥每晚就在昏暗的路灯下读书。后来,哥哥在中学时期提前自修了全部物理课程,包括一部分天文物理。

从少年到壮年,南老师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他是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毕业后到无线电厂工作,他的手特别巧,又特别爱钻研,车钳铆电焊样样都通。入厂不到半年时间,由他主导设计的电视发射机外形被吉林省工业厅评为第一名。

考上天文学研究生以后,南老师走南闯北,敢于用不算地道的英语与欧美同行争论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又相视一笑。

南老师的绘画水平也特别高。有一年他要坐火车横穿西伯利亚,去荷兰做访问学者,结果半路遇到意外,盘缠不够了。他就用仅剩的那一点儿钱买了纸和笔,摆地摊给路人画素描,最后挣出了路费。

从壮年到暮年,南老师的传奇故事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中国天眼。作为“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要争分夺秒地去学习无数的知识,在科学高度与工程难度之间找平衡。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还要去学“人情世故”,去说服原先并不看好项目的人们参与进来。最终有20多家单位参与了预研究。

22年,南老师与同伴一起把“仰望星空”的梦想变成现实。FAST之于他就像是最疼爱的孩子,寄托着他太多的爱。

在工地的大部分时候,南老师都过得很俭朴。烧饭阿姨要给他加个菜,他怕麻烦人家,摆手说不用,刮点儿剩菜就凑合一顿。

这期间,南老师有一次回到家乡,家里人给他做了一顿丰盛佳肴。他津津有味儿地吃着,忍不住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太羡慕你们了,我就是个苦行僧。”

弟弟看着哥哥的憔悴模样,心疼地问:“哥,你又不缺钱,天天在大山里奔波吃苦,值吗?”

南老师说:“值!一切都值!”

因为这里有他对科学的爱。他曾在一首诗里写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因为这里更有他对祖国的爱。当年他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学事业。在纪录片里,南老师站在FAST现场,一边嚼着他最爱吃的冰棍儿,一边对美国探索频道的主持人表达中国天文学家冲击诺贝尔奖的雄心。

但对自己,南老师不求名,不求利。翻看他的荣誉簿,似乎与他的功绩不成正比。我们在采访南老师的同事和学生时解开了这个疑惑。大家说,南老师每当评奖时就把自己的名字往后面放。

今年1月,南老师出现在央视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现场。那时他的嗓子因为做手术的缘故变得沙哑,他几乎是用全部力气说: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

南老师的这番话得到无数网友点赞。有人写道,南仁东、黄大年、李小文这样的科学家永远是那么默默无闻,我们不一定很早就认识了他们,但是我们知道,是他们让我们的民族有了可以站起来的脊梁!

如今追忆南老师,我依然在想这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南老师的眼睛看得那么远。何止超越了银河系这样的空间,更超越了时间。上世纪90年代,在他提出“中国天眼”构想时,我国财力尚不足以像今日这样雄厚。然而正是他极富洞见又极为大胆,使更多中国科学家早早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的起跑线。SKA总干事菲利普说:“FAST令人惊叹,它把中国天文学带到世界第一梯队。”

2016年7月,FAST主体工程完工,我曾又一次前往现场。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站在圈梁上向下俯瞰的那种震撼,记得科学家们迫不及待要用FAST做研究的那种兴奋。记得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当风从反射面板穿过,我们好像接触到新的文明信号!

南老师在仰望星空时,脚步又踏得这般坚实。22年间,他凭着坚定的信念,追逐梦想,心无旁骛,不为困苦而止步,不因诱惑而动摇。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宏伟的“中国天眼”,他那宽广的人生格局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更是一座宏伟的精神丰碑!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可以终其一生!

追忆南老师的同时,面对时下一些所谓的成功信条,我与同行也在反思:我们能否达到南老师的人生高度?哪怕不能与之比肩,那么总该能够靠近一些。

最靠近也是最理解南老师的,莫过于他的夫人。南夫人同样低调,婉拒了一切采访,后来她写给国家天文台严俊台长一段话,并在时代楷模录制现场播出,感动了无数人。

南夫人写道:我的先生南仁东就是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当中的普通一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他,使他点点滴滴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他,养成他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一诺千金、善良勤劳的优秀品格;是无数科技泰斗教育和影响了他,给予他渊博的学识,铸就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南夫人说,追授南老师的这块奖牌上凝聚着祖国和人民对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期待。我想对我们来说,没有天赋,那就更勤奋一些;没有机遇,那就再坚持一下。没有传奇的过往,那就让未来充满正能量,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去做些点点滴滴又实实在在的贡献。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南老师践行了这八个字,更将其化为一股精神——是胸怀祖国的精神,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坚毅执着的精神,是甘于奉献的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坚守在每个岗位上,发挥出自身的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谢谢大家!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