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0/10 9:16:50
选择字号:
用创新点燃科技之光
北工大第七届科技节开幕式暨科技成果展侧记

 

科技成果展学生团队在介绍作品。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记者 陈彬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来说,初秋往往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一段时间。然而,在9月26日的这天早上,一阵突如其来的细雨寒风,却取代了连日来的秋高气爽。尽管如此,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楼视觉艺术馆前,一群高举旗帜、身着各色队服的学生却用自己高涨的热情,将秋日的寒意驱赶得一干二净。

这群学生们正在参加北京工业大学第七届科技节开幕式暨科技成果展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他们将在科技成果展上大显身手,向领导、教师及同学们展示自己团队或个人的科技创新成果。

金秋九月的蓝色科技光

走进视觉艺术馆,最先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巨大的变色龙身体表面布满了三角形的镜片,在灯光下闪着绚烂的光芒,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这使得人们印象中高深、刻板的科技展氛围有所柔和,更加活泼。

而事实上,今年北京工业大学第七届科技节的一大特色就是营造科技、人文、艺术相互交融的氛围。“今年的科技节更加注重艺术、文化与科技的交融。参与科技节的学生不限于工科,很多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也加入到展览中。”北京工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学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除此之外,高学金表示,今年的科技节在往年的基础上,通过虚拟全景技术,打造了线上科技节,给参观者带来全新的现场和交互式的感受,“现在北京工业大学有2/3的本科生在新校区就读,为了满足同学们参与科技节的需求,我们开展了线上科技节,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在线上了解参展作品,线上线下结合,做到全面覆盖”。

据悉,今年的科技成果展上为大家展示了来自各部院所、工程实训室、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精选的140余件作品,分别在以“蓝”为主题的科技之蓝、文化之蓝、创意之蓝、同砚之蓝、卓越之蓝、创业之蓝六个展区共同展示。

科技成果展上,来自校内外不同院系的师生络绎不绝,认真聆听讲解,并与作品设计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为北工大的秋日增添了一抹蓝色的科技之光。

“严肃”科技中的乐趣与成长

漫步在科技成果展,参观者被各种精密的机械设计所包围。然而,在这中间,有一个作品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个展位上没有科技感十足的展品,有的却是颜色鲜艳的抽象艺术作品,以及一个白裙飞扬、面带微笑的玛丽莲·梦露模型。

展位前,来自北工大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沈禹含正忙着介绍自己的作品。原来这些作品都是她和打印社的同伴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

“我是大三时开始玩儿3D的,打印社成员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我们不是做科研,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一起来玩儿。”沈禹含说,展台上的作品就是她的毕业设计作品,她并未想到自己的毕业设计竟会来源于3D打印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小兴趣,“我的毕业设计作品得到了打印工作室教师的帮助,不论是在设备还是在场地上都给予了支持。”

与沈禹含的“玩儿”科技的轻松畅快不同,另一些参展者却背负着更多的责任,经历更多的成长。

“您好!请看一下这些产品,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在一个堆满了各色毛绒玩偶、明信片、钥匙扣的展位前,一位女生热情地向过往的参观者介绍道。然而,当得知记者想要采访时,这个刚才还流畅介绍产品的姑娘忽然有些害羞和紧张。她拽过了身旁站立的另一位男生。

这位男生叫作焦泽栋,是这家展位的“主办人”,同时也是一家名为“创衣·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的创办者。而展位上的各种展品,便是这家公司设计的北工大校园文化周边和纪念品。

2013年,焦泽栋大二结束之时开始创业,如今还在读研二,正经历着从学生到一名企业管理者的成长。“当时,学校里这些校园文化纪念品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加之自己对设计感兴趣,就做了一些明信片,得到大家认可后就开始结合各学院做了一系列的设计。”他介绍道,现在校内举办各种活动前,都会找他们设计相关产品,该团队还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5所其他院校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助力产品的开发设计。

焦泽栋团队除校园纪念品设计外,还有VR、AR等科技方面的项目。公司有100多名员工,作为总负责人的焦泽栋身上的责任更加重,除了学业还要兼顾公司运营,困难自然是不少的,但对此他却笑道:“少吃会儿饭、少睡会儿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对我的未来也很有帮助。”

科技之火的燎原之势

在每届科技成果展上,都会有很多像沈禹含、焦泽栋这样的学生,他们在科技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事业等,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据介绍,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并依托科技节的平台,举办名家风采讲坛、硕博士风采论坛600余场;展出科技成果近600件;辐射60000余人,这些都推动了科技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校园,让学生投入到科学实践之中。

“我们在2002年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基金,由学生自己当项目负责人,自己主持项目,但一开始并没有宣讲。直到2014年,学校决定举办宣讲会,还因为害怕冷场,教室坐不满,因此选了小场地。没想到的是,学生热情十分高涨,座位不够,很多学生只能站着听。学生们这样的积极性,让我们很受鼓舞。”高学金说,随着每年科技节的举办,近几年来本科生、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数量也在明显上升,“有很多本来是研究生参加的竞赛,本科生了解后也会积极参与,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论是学生高涨的科学热情,还是科技节带来的丰硕成果,都在激励着教师和学校更进一步,“看着这么多孩子,做出这么多好的东西,我当然很高兴。我希望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初步研究成果的平台,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副校长吴斌说。

《中国科学报》 (2017-10-10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