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0/9 14:01:32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放牧导致熊猫栖息地退化

 

为保护濒危的野生大熊猫,我国建立了67个自然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颁布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例如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等大大减少了大熊猫栖息地中森林的消失。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个未被关注的人类干扰浮出水面——放牧。放牧已成为来自人类的对于濒危大熊猫的最普遍的威胁。一项由昆山杜克大学主导的新研究发现,放牧已经导致了研究地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熊猫栖息地出现退化。该成果发布于《生物保护期刊》。

这项研究在四川省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由国家林业局和香港海洋公园资助。王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早的为保护大熊猫而建立的四个保护区之一,位于拥有中国最多野生大熊猫的岷山,毗邻九寨沟。低强度的放牧在保护区成立前就普遍存在。然而,在过去15年里,家畜数量激增。相较于2000年,增加了9倍。

“当地百姓把家畜散养在森林里,一个月给它们喂一两次盐,剩下的就靠它们自己去找吃的。林下的箭竹成为这些家畜重要的食物来源,在春、冬季尤为明显。林子里的家畜数量迅速增长,对竹子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过度放牧严重威胁到了竹子的更新。这对于几乎完全依赖竹子为食的熊猫来说,是直接的冲击,”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第一作者李彬彬告诉记者。

研究人员耗时3年,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实验、为家畜佩戴GPS卫星定位项圈、利用保护区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并建立模型,来研究自然保护区内家畜分布,以及熊猫栖息地变化。

“通过研究长期的监测数据,我们发现,大熊猫明显减少利用家畜密集的区域,尤其是低谷区域;它们被赶到更高更陡的地方。”杜克大学教授StuartPimm表示。

此项课题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突破现有物种分布模型、将物种间关系作为模型的一部分进行动态栖息地预测与评估的研究,明显提高了以前只靠环境因素来模拟熊猫栖息地分布的准确性。对比家畜数量很低的时候发现,王朗至少有1/3大熊猫栖息地退化甚至消失。“环境在变,社会在变,威胁在变,我们需要迅速但是准确的评估这些新的威胁”,李彬彬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