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永平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7 10:02:46
选择字号: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五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7日 01 版)

本报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赵永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不断提速。5年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3亿亩。告别传统大水漫灌,由“浇地”转向“浇作物”,农业生产方式因水而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突破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瓶颈,根本出路在节水。各地因地制宜抓节水。东北地区推进节水增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西北地区合理控制灌溉规模,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华北压采地下水,发展低压管灌、喷灌和水肥一体化;南方地区以渠道防渗为主,经济作物种植区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疏通田间“毛细血管”,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达到2450个县,基本覆盖主要农牧业县,并向易旱山丘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倾斜。全面实施灌区田间终端设施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山丘区集雨节灌、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机制创新促节水。小农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在全国100个县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试点探索明晰农业水权,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各地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水权和水市场,强化用水效率的约束和监督考核,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种什么作物用多少水,超过定额用水加价。

用水少了,效益高了。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10%—40%,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算节本账,与传统灌溉相比,高效节水灌溉亩均可减少用工3—5个工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5%—20%。与此同时,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信息化管理,配套农机、农艺等措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技术集成和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节水优先,生态好了。农业“用水大户”变身“节水大户”。据测算,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20%—50%。2017年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年节水能力17亿立方米,相当于省出121个西湖的蓄水量。《2016年水资源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同比增加28.1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同比增加19.9亿立方米,农业节水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到2020年基本完成434处大型灌区和2157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届时,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将提高至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