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8 11:03:09
选择字号:
航天技术渐入百姓生活
我国“纯商业”航天发射已入“状态”

 

■新华社记者 胡喆

日前,我国的“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等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不同于以往的航天发射模式,此次发射是一次“纯商业”航天发射,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从“一箭三星”纯商业发射成功,到设立百亿规模商业航天基金。揭下神秘面纱的航天技术,正逐渐走进百姓生活。

航天成果“利”经济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报告统计,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比高达76%。原本由政府主导的航天产业正逐渐走向大众消费时代。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目前卫星的应用除了军事和公共管理领域外,已经在通信服务、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方面走进百姓生活,并在全球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领域初见端倪。

世界上航天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商业卫星占美国在轨卫星的比例已经达43.3%。高红卫说,近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其业务范围正在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世界上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军航天领域,也将为商业航天领域带来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

“快舟模式”引关注

“对商业发射来说,没有竞争力就是白花钱。快舟火箭目前每公斤载荷运载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价格极具竞争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镝说,“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都是商业自筹,参与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火箭发射还买了商业保险,整个运营过程,配套的厂商都严格遵照商业契约精神来履行。”

“快舟的命名已经说明了它的特点,就是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快舟固体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表示,从用户下订单采购到最终提供发射服务,此次发射仅用了8个多月,一般火箭至少在1年以上,刷新了世界纪录。

梁纪秋介绍,“快舟一号”的发射准备时间非常短,不需要固定发射塔架。由于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不需加注燃料,只需提前两天进发射场,不超过10个人就可执行发射。

此次发射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是在“快舟一号”火箭基础上适应改进的一型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通用型运载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接口,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

商业航天成“推手”

“快舟一号甲”发射成功次日,我国商业航天最大一支基金正式成立——长江航天产业基金计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计划募集20亿元,首期实际认缴资金25.8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当前正是航天技术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高红卫表示,“如果说过去我们发展航天技术还只是一项伟大事业的话,那么当前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伟大的产业来发展。”

数据显示,市场上正在研究的商业火箭型号就超过20款,国内有近10家新成立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专家指出,传统优势领域已成多方竞争态势,技术进步与资本作用的双重叠加效应,在航天领域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有80多家初创航天企业成立,这些企业累计获得133亿美元的投资。发展迅猛的国际商业航天,在太空旅游、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方面商业化进展显著。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高红卫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在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同步前进,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与汽车产业、航空产业、计算机产业当前所处的相似困窘局面。商业航天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将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推手。

《中国科学报》 (2017-01-1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