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5日 06版)
在1月12日的追悼会上,人们哀悼他、歌颂他,因为他的贡献不仅在“三农”,更惠及千千万万中国人。
他的名字在农业科技界极为响亮,他的眼光永远紧盯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他是卢良恕,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农业宏观战略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2017年1月4日,那颗毕生为祖国粮食问题殚精竭虑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1924年,卢良恕生于上海,19岁时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读书时,贵阳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困苦生活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民吃上饱饭”。
23岁投身农业科研工作,卢良恕成为我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主持选育了早熟、抗锈、丰产的“华东6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后来主持南方及江苏小麦高产稳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分区、分类指导和良种良法配套等论点,推动了作物育种和耕作栽培科学的发展。
要解决粮食问题,光靠小麦是不够的。从那时起,卢良恕的心中便从未停息过对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这一宏大课题的思考。1970年,他组织领导了建设“太湖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亲手种植现代化样板田。
1982年8月,卢良恕被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身为“万人科技大军总指挥”,他开始把目光放眼到中国农业更远的未来。
“新技术革命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中国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备研究”……回首过去30多年,卢良恕所主持的农业研究项目难以一纸穷尽,许多都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大跨度的农业宏观战略性研究,无一不关系国计民生。
他用毕生经验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创造性地提出“食物安全”“种植业三元结构”等重要战略观点。这些观点,后来都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等闲风餐露宿,走遍大江南北,卢良恕79岁时一年仍跑12个省。为了学习国外先进农科经验,他的足迹踏遍英、美、法、日等20多个国家的田野。笔耕不辍,桑榆不改,2005年农业部成立“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年逾八旬的卢良恕又一次从农业部领导手中接过聘书,出任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为农业政策贡献他的远见卓识。“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卢良恕在80岁生日时写下这句话。
他的名字,镌刻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里程碑上。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杨 舒)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