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3 10:59:52
选择字号:
大学校长、教师、行政人员寄语2017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7年如约而至。

就像以往的每年一样,不论此后的时光带给我们的是希望、失望、欣喜抑或悲凉,在新年伊始,面对未来,我们满怀的永远都是希望。

2017年,我们的高等教育也有着太多值得去期待的事情——“双一流”建设、高考改革、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基层党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这些事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事,高校的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程度的盼望和希冀。

面对刚刚在我们脚下延伸开来的2017,您最希望自己的哪一份愿望最终成真呢?

大学校长说

传承基因,立德树人

■郭东明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催人奋进;高等教育争创一流的坚实步伐,牵动人心。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结合党中央此前作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道已经纲举目张。

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是基因。“中国特色”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将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牢记“四个服务”使命,持续提高办学能力、办学活力、办学实力和办学魅力,助推东北振兴,助力伟大“中国梦”。

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立德树人是根本。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立身之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带动学校整体迈向一流。

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汇贤用才是关键。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同样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坚持“四个统一”;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举,国内人才和国外人才统筹,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大学氛围。

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基础。一流大学必以一流学科为基础和支撑。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将处理好世界前沿、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理工科优势,把握学科趋势、不断聚焦重点方向;我们要善于面向中国前无古人的伟大现代化实践回应理论、科技难题,与其他高校一道,努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科发展范式和评价标准体系。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彰显大学能力

■徐飞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识。2015年,党中央作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科学决策,为发展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7年,我们要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提升和彰显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造力、学术竞争力和思想影响力。

我们要全面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迎接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顺应高等教育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移的深刻变革,以范式创新再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研究型、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开展深度学习,做积极的知识发现者与建构者,真正让创新成为学子最鲜明的才学禀赋。

我们要全面加强科学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原始创新,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建设,在科学技术关键环节、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成果,以前沿科学技术支撑国家战略,引领创新创业,反哺人才培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要始终坚守大学精神。秉持“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交大校训,涵养独具交大特色的文化底蕴,致力把西南交通大学建成一所受人尊敬的高贵的有灵魂的大学,一所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创新创业型大学。

我们要致力于促进文明交融,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交通大学“交通成和”的精神图景,契合中华民族“和合”的智慧文化。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以人文交流促文明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交大力量。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高校教师说

加强学生“成人教育”

■于亭

中国正在转入高素质社会,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对此,很多人以为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其实是中学的“知识”教育和大学的“成人”教育没有很好地连接在一起。所以,我希望新的一年或接下来几年,两者可以更好地衔接,并且,“成才教育”要转为“成人教育”。

北大教授提出了“空心病”,其实武大也存在这一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厌学、放纵自己,心理疾病和焦虑人格、心理缺陷等问题与以前相比大面积出现。大学教育现在注重品质提升,但是中学生还停留在考进一个好大学就万事无忧的想法。所以,要更加强调“成人教育”,就是让年轻人成为一个更加健康完整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知识载体走到社会上。

现代社会对人的技能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而且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大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可能没有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其实是一个综合载体,而不只是某个专业学习了。所以,大学生延续中学教育的“知识教育”,到了大学某个专业浑浑噩噩地学,最终进入社会就会普遍感到压迫感、不幸福。现代社会对年轻人确实比较残酷,但大学生在抱怨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自己没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和综合竞争力,因为他们在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远远低于他们的知识训练。

中国式“成人教育”,大学可能占90%的责任,但如果没有中学教育的良好衔接,也很难完成。所以在未来几年,大学和中学要逐渐沟通、联手,让中学生不仅要在知识上准备好,在理想、自我教育等方面也要更有主动性,要让他们明白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他们的自主选择也会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地拼一个“985工程”或“211工程”。

(作者系武汉大学国学院中文系教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臧玉峰

新一年,我最关心的教育话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近我在海南开会,与会者中,有五分之四是国外华人教授,大家在一起讨论现在的高等教育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中国的学生很优秀,但是创新性不够。我觉得这是培养过程造成的问题。

很多学生觉得老师讲课没意思,提不起学习兴趣,那是因为老师只按照课本上来讲,毫无新意。比方说心理学课,书上的大部分理论都是过时的,很多最新的研究都没有写进教科书,暂且不论这些最新研究的科学性,老师都应该先掌握。它又与很多其他学科交叉,比如医学、计算机科学等,把这些方面的新进展,比如心理学对这些学科的影响,或者这些学科对心理学的影响,新的技术、理论、动向等,及时结合一些实例讲授给学生,可能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会说,课本是打基础的,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事,这才是打基础。我希望让做科研非常好的教授多给本科讲课,如果由于时间问题讲不了太多课,可以多做一些讲座。因为通常来说,他们不会照本宣科。这也是一种创新。

此外,要让本科生提早地参与做科研。大一学生一入学,我就给他们讲科研,目前我还带了四、五名大一的学生。其实,这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要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创新,但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有凭有据,就像做科研一样。只有学生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创新。不管是培养学生还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我都一直坚持这种方式。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专家说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之年

■刘海峰

作为研究考试制度的学者,我非常关注2017年。因为这是与高考制度有关的重要年份。

首先,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在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时候,全国媒体出现了集体性怀旧现象,所有媒体都对此有过大量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四十不惑”之说,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高考制度,今年一定会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与此同时,2017年本身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年份。因为在三年前的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随着《意见》的颁布,上海市和浙江省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了高考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也成为了最受公众关注、影响面最大,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次试点改革,尤其是其中“六选三”的科目改革更加引人关注。

2017年,随着当年的高一学生进入高考之年,这次改革也真正进行到了高考录取环节。作为一次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具有相当大影响的改革,这个试点效果如何,必须要经历一次完整的实践检验,也只有经历了这次检验,我们才能确定哪些经验可以推广,哪些环节有需要加以改进。

事实上,不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国务院在2014年颁布的实施意见,都提到高考改革要在2017年全面推开。在这一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省市也要开始实行上海和浙江在试点中进行的科目改革,国内其他省市则准备在2018逐步推进相关改革。因此,上海、浙江两地改革的成败,将对全国其他省市的改革产生巨大作用。

总而言之,2017年,将是对高考改革进行回顾与展望的关键之年。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培养什么人?办什么大学?

■蒋国华

2017年中国的高等教育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一个是办什么样的大学。现在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国家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熟悉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机制、教育模式、管理方式等都迫切需要改革和调整。这里要谈到大学课堂政治底线和大学课堂意识形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目前大学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些教师对国情的了解不够深入,在课堂上胡讲乱讲,误导了学生。老师承担着传道的义务,要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这就需要国家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确保课堂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自由、平等、民主之类是人性中皆有之的。正如马克思所教导的:“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人生来就有自由的要求。”这或许是国门洞开之后国人精神领域被唤醒的最深刻的变革,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大学要为中国教育的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作出新的贡献。管理模式、教育机制的改革不光针对老师,也针对学生。因此,大学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让学生也参与到这一进程之中。

很大程度上,教学的水平、服务的水平、国际的影响基础在科研。全世界现在有两万四千多所大学,总共一个亿的大学生,而中国大学生就有3700万,占其中的37%。如果我们重视这37%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达到的成果会难以想象。从“十三五”规划里,有关创新的词出现了71次,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这一点也很重视。

一所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科学,而不仅仅是传播别人的科学。在2017年,大学应当朝着本校有科学的方向前进。如果一所大学连自己的科学技术都没有,那就和培训机构没什么区别了。而这就需要大学在论文、专利上的创新,让科研成果进课堂,最终服务于教学和育人,服务于国计民生。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葵心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双一流”建设须兼顾公平

■侯定凯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底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回到这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国际原创性成果。

2017年,“双一流”建设必将深入推进。由于涉及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学术竞争格局的调整,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是否会加剧教育不公平?如何兼顾学术卓越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双重目标?

2016年6月《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普通高校本科出身的名校研究生——我们为何沦为“学渣”》的报道,描述了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忽视学生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却以学生考研为办学目的的现象。残缺的知识结构和储备,让那些在激烈考研竞争中有幸胜出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在进入名校研究生大军后依然要经历学术发展的迷茫。这则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不同层级院校办学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折射出社会公平、教育质量和学术发展的多重意义。

局部地看,学术和教育资源向少数名校和学科聚集,可以为“双一流”建设带来短期效应。但如果将眼光放到国家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就需要反思由此带来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代价。如同上述报道所说,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已经传导到知名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未来更广泛的学术资源配置动向及其对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双一流”建设应该成为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而不是用前者替代后者。

面对非重点院校那些可以“自己把自己讲晕”的教师、陈旧的教材和不断降低的教学标准,我期待同属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广大师生,有机会共同参与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分享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任其陷入一个分裂制度的洼地。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行政人员说

把镜头对准“台下”

■聂际慈

国家教育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与高校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正实施“双一流”建设,吹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冲锋号”,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校以怎样的方式达到一流目标,提高国际化水平与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学术界树立起更多“中国品牌”,传播更多“中国之声”,是我最关心的内容。

作为一名高校的媒体工作者,做好传播工作是我的本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校园媒体不再是“一家独大”。从“两微一端”的风靡到“直播”的盛行,新媒体、自媒体已成为重要传播平台,深刻改变着传播格局,每名师生都可以是“记者”,每人都有“麦克风”。此时,如何让校园“官方”媒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自身定位,遵循传播规律,增强师生认同,实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是我们一直且做且研讨的话题。为此,得更多把镜头对准“台下”,对准教学科研,开展调查研究,做出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才行。

目前,多所高校已开始“去行政化”的试点工作,这成为了高等教育的热点。在“去行政化”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也将深化改革。高校教职工未来的定位与职业发展,是我很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学生就业压力较大。2017年如何能更好满足毕业生们的就业需求,让他们“学以致用”,也很值得关注。

高校教师是一个职业,更代表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在高校,每一岗位的每个教职工都承担着“育人”之责,把职业作为事业,全心全意为之奋斗,这是2017年,我对自己的要求与期待。

(作者系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青年干部)

探索高校基层党建文化

■张璐

2017年,是高校布局“十三五”、建设“双一流”的重要节点,也是在2016年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布大局谋新篇的关键一年。在这些伟大事业中,基层党建的力量不可缺席。确切地说,是在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进路的事业里,高校共产党人的文化共识不可缺席。探索高校基层党建文化,是我们的必由进路和必将成就。

首先应该确立的是文化表述。小子狂妄,一家之言,但总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热情。我觉得这个表述应该与“向着同一方向”为发端,最终落向崇尚科学、捍卫真理、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精神同向同行。那么,一个“诚”字应该能够在基层党建的文化中语境立足。夫惟“诚”者,有“挚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将心比心、温暖动人;有“忠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而同样该有的是“精诚”——凝聚人心、不畏艰难,观照科学、追求卓越。这是回顾近现代西人在大学精神旗帜下,之所以能够富国利民的精魂。高校党的事业,也应该凝练出类似这样的一种魂魄。

更难的是文化传播和文化行为。我的父亲于前不久退休,他说在讲台上讲了32年的党课,不知道如今的党课应该怎么讲;当了大半辈子党员,不知道如何令后生照做。这是个新媒体、自媒体、“互联网+”乃至VR、VA技术的时代,也是个消解权威、张扬自我和文明冲突的时代。即便有了旗帜,如何能在这个时代招展,进而唤起行动的力量,我们任重道远。

这不仅是在求索文化,也是在用高校共产党人的热忱,一起温暖这个年代。

(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青年干部)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陈彬、见习记者王之康,实习生田思敏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1-03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