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从来不是一场靠单打独斗就能取得胜利的战斗,良好的机制体制架构为基础,科技发展的风口为突破点,再联合产学研合力攻关,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笑得最好的赢家。
本月6日召开的北京科技创新大会上,产学研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献言献策。创新性的政策配套、集聚的创新资源,让记者看到一幅北京蓄势待发、准备在全国科技创新舞台上一展身手的蓬勃图景。
“放管服”迎来创新春天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并提出了聚焦突破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难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措施等四项要求,为北京下一步创新驱动工作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创新资源密集、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果富集,这是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实基础和现实条件。然而,如何激活高度聚集的创新资源,让北京的创新要素活起来,是当下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北京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同步发布了《北京市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为上述问题寻找到了答案。
依据上述《政策措施》,从困扰科研人员的科研差旅、会议、出国经费限制,到科研经费结余转年无法使用、科研人员激励支出不足等现实问题,都得到了创新性的改革。
据了解,改革后形成的“松绑+激励”的科技经费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对科研人员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尊重。例如,改革后,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员激励支出的比例由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5%提高至20%,让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得到了充分体现。正如北京市财政局相关人员介绍,《政策措施》制定的根本要求便是“尊重规律、以人为本”。
这些可喜的变化,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科研人员在会后告诉记者,“‘放管服’,迎来了北京科技创新的春天”。
产学研结合 共同发力
发现、发明、发展,是科学的三个重要使命,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实施主体。
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研究的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科学发现的问题偏重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发明环节,则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话题,需要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链接。而发展问题的主战场则在企业。
以此来看,产学研无疑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三大主力军,唯有三者间的密切结合、有机互动,才能在科学发现、科技发明和最终的经济社会发展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最终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为强有力的生产力。
事实上,产学研联合发力的强大影响力,已经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得到强有力的体现。
2015年,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据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介绍,行业内近90%企业遭遇亏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神华却逆势而上,贡献了行业72%的利润。凌文表示,神华能够在煤炭行业中的一枝独秀,离不开产学研协同创新。而未来,这也将是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力点之一。
北京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三大科技城的建设和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推进,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科技企业的技术需求,有望进一步加速寻找到衔接点,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到实处,进而也解决科技企业的难处。
寻找下一个风口
有了优秀的智力资源和政策条件做保障,北京打造科技创新还需要一个突破口和抓手,才能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中异军突起。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看来,这个风口很可能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全球创新缺乏技术发动机的发力,如今已成为很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而未来,如何找到下一个带动行业发展、乃至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技术与领域,也将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力度是否强劲。
邓中翰表示,回看科技发展的历程,几次信息革命浪潮,推动了世界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处理方面,如何能间接快速地带来更高效率的生产力,这正处在技术突破的关口。”他建议,北京在全球创新的浪潮下,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时机。
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得了多位专家的关注,会上多位专家谈及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北京科技创新的影响。正如有专家所说,聚焦人才、科研、投资,或许终能将人工智能打造成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突破口,助力北京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