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耀如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18 7:49:25
选择字号:
卢耀如院士:以科研创新成果促生态文明建设

 卢耀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耀如

发展布局不协调,工程建设诱发不良效应,防灾不力,水、土与大气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发展初期的经济实力薄弱,未能更多投入,有的却是认识上的问题,还有的是科技上创新不力。

近年来,我国有了较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之中。这是极其重要的决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重要理念符合客观认识,起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以往,有的地区或部门强调“先发展,后治理”,把国外错误做法当作好经验,甚至有地方认为保护生态环境要花大钱,结果把“保护”与“开发”对立起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提高生产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辩证地提出这一认识,深刻表明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不是花钱多而影响生产发展。试想,不这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吗?古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后来,这句话又被延伸到形容珍惜生命。今日的“青山”,则意味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开发才能收获更大的发展。

当中央号召生态文明建设之时,正是中国工程院“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大咨询项目进行总结的日子。该项目组织了26位院士和百余位来自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开展调研,全面总结了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特征,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内容,提出了福建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构想和建议。

最后形成的研究报告经国家20多个部委单位审核,认为它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有益参考与支撑。随后,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省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民心,全国各地纷纷拟建成省、地区、小流域、城镇等不同级次的示范区。同时,更须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明确生态文明的建设重点,科技创新与产业调整相结合,从自身发展途径的提升中得到主要的发展力量源泉。

这里想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的安全,二是可持续发展。这就涉及到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这些资源主要是水、土、能源、矿产、生物这五大类资源。另外,防灾、减灾及救灾涉及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与生物灾害三大类。要达到这些高层次的目标,应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利用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本报记者陆琦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08-1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