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松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3版 发布时间:2016/8/15 14:16:17
选择字号:
汪品先院士:我们可以用汉语开国际会议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建松

两年一度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7月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逾千名华人学者汇聚一堂,进行学科交叉、横跨地球各个圈层的学术交流。与一般国际会议不同,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使用汉语辅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迄今已举办四届,会议规模一届比一届大。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教授是以汉语为主要会议语言的倡导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中国科学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亮度日益增强,举办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想打造一个以汉语为载体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汪品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创造性的思考。这种深层次的思考,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对于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来说,只有用母语进行交流的时候,才最有可能带来创新的火花。”

毫无疑问,在当今科学界,英语是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科学进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其载体也是英语。但随着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中国科学家如何既跟国际接轨、又保持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已成为亟待深思的问题。

汪品先认为,和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科学研究也面临着从“外包”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和“中国原创”方向转型。和经济战线一样,科学界的这种转型要求在加强“外贸”的同时,也要扩大“内需”,建成既有国际交流、又能相对独立的“内贸市场”。他认为,中国科学的迅速发展,是世界华人科学家用汉语交流的原动力,打造以汉语为载体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有着相当广阔的空间。目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有不少华人科学家的名字,完全可以把他们请进来用汉语交流。经验表明,用汉语的直接交流,特别有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有利于新兴方向的引入、有利于青年学者视野的开拓。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宗旨就在于跨学科交流,使用母语交流效率更高。

放眼历史,世界的“通用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通用语”作为国际交流工具。科学界的交流语言,也是随着“通用语”而变化的。牛顿的论文是用拉丁文写的,爱因斯坦的论文是用德文写的。历史上,通用语言都是随着国家兴衰而变化,科学界同样如此。

汉语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种,是超过14亿人的母语。“在科学局限于欧美的年代里,绝大多数中国人与科学无缘,汉语与科学很少发生关系。随着中国科学的发展和普及,随着世界科学力量布局的变化,为什么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就不能用作科学的载体?”汪品先说,“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