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芳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8/13 8:41:10
选择字号:
中国未来骤发干旱或将频现

 

北京时间8月11日上线的《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中国未来或将发生更多骤发干旱事件,可能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就骤发干旱形成的机理和预测预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发生次数30年翻倍

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星介绍,骤发干旱是科学家最近提出的新观点,与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的传统干旱相比,骤发干旱往往由一波高温或热浪导致,突发性强、发展迅速、强度高,“骤发干旱一般持续7天到10天,非常严重的才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为了搞清楚中国骤发干旱事件的规律,袁星团队及其合作者分析了中国2474个气象站从1961年到2014年的每日地面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得出两个结论:第一,骤发干旱更有可能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发生,比如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第二,从1979年到2010年的30年间,中国骤发干旱的发生次数增加了109%。

袁星认为,骤发干旱与全球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它与高温、热浪相伴,而全球变暖则会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加”。袁星团队预测,骤发干旱的这种增加趋势很有可能将持续下去,“气候变暖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中加重中国的骤发旱情”。

骤发干旱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可能更大

袁星认为,与传统干旱相比,骤发干旱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能更大。“我们前面说过,骤发干旱主要发生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但这些地区夏季往往是在防涝的,对干旱情况缺乏准备。而且骤发干旱强度很高、发展速度快,确实在及时应对上有困难。”袁星认为,2013年夏天中国南方干旱就是一次骤发干旱事件,“当时不仅农作物大面积绝收,连饮用水都出现困难”。

在袁星看来,要缓解中国骤发干旱的危害,从根本上说要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短期来看,要减少骤发干旱的危害,必须加强监测和预警。“骤发干旱还属于新兴领域,对其发生机制等机理研究还不深入,目前还没有能用于预测预报的模型。”袁星说:“骤发干旱还伴随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和强蒸散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卫星观测、地面观测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尺度、耦合式预报模式。”

未来将着重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袁星表示,这些只是初步研究的结果,要理解骤发干旱的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干旱不等于旱灾,但它往往预示着旱灾的发生,“这其中有什么关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再比如,科学家们目前只是对骤发干旱进行了定量指标的刻画,它会对植物生长、对自然生态产生什么影响,还需要多学科的科学家协同研究。

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加强预测预报模型研究。“首先,要加强季节内预测。”袁星介绍,这是一种介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预测,“我们目前对两周以内有天气预报,对3个月、6个月等有长期的气候预报,但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测预报还是空白。骤发干旱往往就发生在两周之内,因此要想准确及时地预报骤发旱灾,必须填上这个空白。”

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袁星希望能够带领他的团队建立气候-水文耦合模型,用于预估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骤发干旱的发生趋势。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