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婷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11 8:52:30
选择字号:
破除任职年限束缚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华东理工大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本报通讯员 张婷 记者 黄辛

不久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Protocols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建立第二代细胞代谢探针SoNar在单细胞、活体动物成像及高通量药物筛选方面系统研究方法的文章,引起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华东理工大学一位叫赵玉政的“牛人”。年仅33岁的他,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3篇论文,获过“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批人才等荣誉。最近他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华东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破除任职年限等束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而推行的人才举措之一,旨在帮助青年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人才强校战略迈出关键步伐

“抓人才就是抓未来,我们要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谋发展。”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指出,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华东理工大学将通过实行“特聘计划”等一系列人才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才招聘与评价机制,吸引和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今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正式推出《“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根据实施方案,“特聘研究员”在聘期内享受以下待遇:受聘人对外称为研究员,并可以此身份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年薪25万~30万元;学校提供科研经费50万~100万元(依不同学科确定);具有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资格。“特聘副研究员”在聘期内享受以下待遇:受聘人对外称为副研究员,并可以此身份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年薪15~20万元;学校提供科研经费10~50万元(依不同学科确定);具有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

以赵玉政为例,入选华东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后,他不但能以“研究员”的身份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还获得了学校提供的70万元科研经费、30万元年薪,以及具有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资格。这些待遇为他解除了生活、经费、招生等后顾之忧,也为其快速组建团队进行学科建设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选才关键在于发展潜质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计划”针对学术背景良好的新进教师和科研特区人员实施,聚焦点在于青年人才的发展潜力。因此,对“特聘计划”应聘人的选拔中,曲景平要求评审专家“要严格按照有标准、有规范、有责任、有纪律的要求,积极主动会聚人才,认真负责地选好人才”。

严格的选材之下,一批年轻而优秀的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据介绍,目前已入选华东理工大学“特聘计划”的7名受聘者均为“80后”。其中,“特聘研究员”2名、“特聘副研究员”5名,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以首批入选“特聘副研究员”计划的应佚伦为例,年仅29岁的她,已经成为了国内首位“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在从事博后研究工作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佚伦重点参与搭建了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仪器平台,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分析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9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7篇,通讯作者文章4篇,封面文章6篇;申请发表专利4项,其中已授权3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在美国休斯顿大学机械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高阳,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微纳材料加工与制备及其在能源电子等方面应用。近五年来,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多本国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篇。除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外,他还以科研骨干身份参与了美国海军实验室、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5个主要项目,同时担任SCI期刊审稿人。丰富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使他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第二位“特聘研究员”。

“绿色通道”助力青年腾飞

“人才成长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周彦波介绍说,“特聘计划”作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举措之一,就是通过不拘一格的选拔方式,吸引和会聚一批学术背景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支持他们快速成长,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的聘期均为3年,学校与受聘人签订工作聘任合同,在此期间,受聘人以科研工作为主,可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特聘研究员”要在本学科领域开创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原创新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并取得标志性成果;“特聘副研究员”要跟踪本学科前沿研究方向,在重大项目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一定贡献,发挥较好作用。学校对受聘人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不合格者终止聘任合同。

应佚伦表示:“‘特聘计划’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鼓励我们好好做科研,争取更大的成果。”

“学校的这项政策,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会成就一批人。如果没有这股‘东风’,相当一部分人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被埋没。”赵玉政表示,有了这条“绿色通道”的助力,他有信心迈向更大的舞台。

《中国科学报》 (2016-08-11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