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润生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有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就是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实现形式。
知识资源有很多的价值体现形式,其中,具有产权的知识产品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不同主体之间高效率实现市场价值转化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知识产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拿专利这种主要的知识产权形式来说,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特征。按照专利制度,每个专利授权后都要公开其结构与运用方式等细节信息,以便他人在取得使用许可或专利保护到期之后能够实施此发明,或是透过专利授权实现发明或者再利用再发明。
挖掘存量的专利资源进行创新创业,就是对以往主要重视“增量型”研发投入模式的一种革新。由于创新者可能遇到许多不确定的过程和环节,采取“增量型”模式进行创新创业,不仅需要花费较长的研发时间,还会涉及到很多创新者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和方法,影响其研发成果的质量和后续的实施绩效。而聚焦已有研发成果的“存量型”模式,能够使创新者站在前人研发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不仅会大大缩短研发的时间,而且,后来的创新者还会基于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优化原有专利技术的价值实现方式和再创新的研发路径,使创新产出更加完善、更具市场价值。
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进行创新创业,能够协调目前我国专利创造和运用之间严重失衡的关系。虽然我国自2011年起,连续5年专利申报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专利授权及授权后的应用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创造和应用严重失衡的结构表明,我国专利创造的质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推进专利领域供给侧的改革,既需要从“增量”部分下功夫,创造更多新的高价值专利;同时,还需要针对一些“存量”部分的专利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激活其“冗余”价值。
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尤其是利用那些处于不维持以及失效的专利进行创新创业,就是在知识产权领域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我国发明专利的法定保护期为20年,而目前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的平均维持年限仅为6年,大量的发明专利授权后不久就处于放弃状态。某高校的一位教师,曾用了近7年时间聚焦核心部件申请并获得了14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但这些职务专利授权三年后都因未能实现产业化,学校便不再续费维持了,而围绕这些专利前后花费了约260万元的经费。这类曾消耗了许多单位及发明者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存量专利,并非完全缺乏市场价值,而很多是因为缺乏某些配套的技术和条件,以及转化的机制和能力。如果任其长期“沉睡”,就是对宝贵社会资源的浪费。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来搭建促其转化和应用的完整链条,变“废”为“宝”,无疑能够大大节约稀缺的社会研发资源,有力地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领域的绿色发展。
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尤其是充分整合利用国内外尚在“沉睡”的专利资源,践行开放的发展理念,针对国内企业的国际专利布局开展创新创业,能够大大降低专利技术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的效率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快速增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个技术力量并不太强的小企业,最初就是在充分挖掘一些失效的国际专利冗余价值的基础上,开发了系列的微电机领域的设备,先后获得了70多项专利,目前已成长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的产品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迫使日本和韩国同类企业退出中国市场;而且,还依托其专利技术优势不断扩展国际市场,先后进入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在国际和国内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回报。
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利于构建促进存量专利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的“众创”网络,使相关创新者能够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共享各自独特的创意,以及各具优势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形成动态的协同创新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种有效的价值创造机制,能够充分地分享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更有效地开发存量专利技术潜在的市场价值,使“沉睡”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价值“重见天日”,并共享全球知识产权制度的惠泽。
对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存量资源进行市场化的开发,既是我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也是促进我国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提质增效步伐的一个可行的创新模式。利用存量的专利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还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存量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有效实现形式,需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不断提出“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创新引导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走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的具体政策。在深化知识产权供给侧领域改革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推广运用“存量型”创新资源投入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创新创业者作为“增量”活劳动的智慧释放;同时,聚焦各类现有知识产权开展创新创业,还能极大地释放那些“存量”活劳动蕴含的更加巨大的智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由此而获得新的、难以估量的“改革红利”。
(作者系管理学博士、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报》 (2016-08-01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