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7/20 11:05:27
选择字号:
中国青年报: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真那么难吗

 

在世界一流大学,哪怕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教学质量接受教授委员会和学生的评价。

---------------------------------------------------------------

近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教授、副教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将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

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这次新出台的意见,不过是对以往类似意见的重申。

各方对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赞同的,达成广泛共识却不落实,这就要分析目前高校的治理了。导致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无法全面落实,根源在于高校是行政治校,而非教育家办学。

当前高校办学普遍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问题,能凸显政绩的,不需要长期耕耘的人才培养,而是学术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经费、专利等。为此,高校考核教师的指标主要围绕学术研究,而教学基本只是工作量的要求。在高校里,如果一名教授学术成果了得,不给本科生上课是无所谓的。应付要求也容易,在课表上写上教授的名字,去上一两次,然后叫自己的博士生去,或请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去。媒体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教授上课”现象多有曝光,但没有引起高校重视,反而被一些人当成“经验”借鉴、推广。

令一些教师伤心的是,如果认真投入本科教学,获得学生不错的口碑,甚至也会得到学校表扬,但在职称晋升这类核心利益方面不受待见。投入教学而不炮制论文,难以评上教授、副教授。在功利的办学追求下,大学教授是论文教授、课题教授、经费教授,而恰恰难成教书育人的教授。

由于高校数量化考核方式盛行,对于学术研究,可用论文数、课题层次、经费数来评价,对于本科教学,又该用什么来评价?不少人认为,评价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比较硬的,评价教学能力和贡献,就比较水。很多人担心,淡化或取消论文指标,重视本科教育能力与贡献,与领导关系好的会得到关照——说你好你就好。但是,用论文数、经费数来评价学术能力和贡献也不是学术标准,这是教育评价、学术评价的“粗陋化”。

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关键在推进学校治理改革。在大学内,只有实行教育和学术同行评价,才能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功能,明晰教师职责,并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履行职责。在世界一流大学,哪怕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教学质量接受教授委员会和学生的评价。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学校开展的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核心,离开人才培养,大学就不是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