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17 21:04:56
选择字号:
做个最温暖的陌生人

 

■本报记者 张晶晶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SELF格致论道”公益讲坛第七期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讲,5位来自生物、医疗、动物保护方面的嘉宾,从各自专业分享自己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其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阎石作了以《最温暖的陌生人》为题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专业肿瘤医生对于癌症晚期病人关怀的想法,引发了与会嘉宾及听众的深刻反思。

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年代里,听到一名普通医生对于行将结束的生命的思考与爱,不禁让人格外动容。

张老师的故事

医院里每秒钟都在上演着人间最真实的悲欢离合,这一点估计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地方能够与之比拟。身为一名医生,每天都见证和亲历着这些悲欢离合。

阎石也不例外,身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相较新生的喜悦,他注定要见证更多离别的痛苦。

与肿瘤抗争是一件注定艰辛、充满血泪的过程。这场硬仗需要患者本人、主治医生以及病人家属三方的有效配合,但医生专业知识与病人切身体会之间天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即使是最有同情心的医生也无法说自己真正了解病人的感受。如何去弥合专业知识与病人感受之间的鸿沟,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从医以来困扰阎石很久的一个问题。

直到遇到了张老师,阎石才找到了答案。

张老师是一位在高校任教的雕塑家,罹患肺癌,术后前两年恢复得非常好。能够重新专心创作的张老师非常高兴,于他而言,艺术就是生命。

但遗憾的是,两年后的一次复查中,在张老师的胸腔中发现了少量胸腔积液,阎石作为一名医生,经验告诉他赵老师情况不妙。为了控制病情进展,张老师开始吃一种月花费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药物。但是只吃了一个月,张老师就对阎石说自己不再吃这种药了。

究其原因,张老师回答说是因为该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皮疹,痒到让他没有办法继续创作。身为医生的阎石非常清楚如果停服这种药,张老师的病情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再三劝说,张老师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点难以理解,但阎石知道艺术创作对于张老师来说的重要性。

时间过去3年,病情继续恶化:胸腔积液、骨转移,是肺癌晚期的症状。痛苦的张老师向阎石求救,阎石建议他继续服用前面提到的药物。张老师再次表示拒绝,理由很简单,不想花费那么多钱。

“我十分不解,他这个时候已经是生死关头了,不吃药保命的话,要金钱有什么用呢。”

又过了几个月,虚弱的张老师在老伴儿的陪伴下来到阎石的诊室,阎石再次劝说他服药,张老师却继续表示拒绝,说自己一定要来只是问一个问题:后面会不会一直卧床,要人照顾。

“我跟张老师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到了肿瘤晚期,病情恶化很快,张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坦然。”已经预感到是彼此最后一次见面的二人,在告别时郑重地握了握手。

共同决策方式

几个月以后,张老师的老伴儿告诉阎石,张老师走了。作为一名非常清楚自己生存目标的患者,张老师将艺术创作和老伴儿以后的生活质量排在了挽救治疗的前面。选择非常理性,了解治疗方案、知道治疗后果,选择放弃治疗。

这样的患者在医生眼里是极其“不听话”的,但是张老师却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阎石的问题。

“由我们医生来提供专业知识,医患双方共同来制定治疗计划的决策方式被称为共同决策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不仅仅关注患者本身疾病,更是关心患者地幸福感受,我们关心患者是否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及潜在的后果,患者目前的希望是什么,他的忧虑是什么,他最大的目标是什么。”偶然了解到“共同决策方式”的阎石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在知道这种方式之前为张老师提供这样的医疗服务,更庆幸没有武断地拒绝张老师的决策。“从此以后我好像获得了与患者、与患者亲人们交流的法宝。”

这之后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过程中,阎石会认真倾听他们对疾病的忧虑,和对手术、对痛苦、对爱人、对治疗费用的忧虑……

“与他们交流时候我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我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台只会提供数据和方案的机器。那么当然这不可避免增加我的工作量,也不可避免会让一些人误解我是喜欢聊家常的男人,但是这都是值得的。”

做最温暖的陌生人

阎石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位为病重老父亲走访多家医院的中年人。

这位中年人衣着得体、彬彬有礼,带来了详尽的检查资料和病历本,简单翻阅,阎石就知道这是一位四处求医的患者。进一步交谈后了解到原来中年人长期为事业奔波,刚刚开始小有成就的时候父亲生病了,内心的愧疚感非常严重。觉得是自己忙于奔波忽视了父亲的健康,四处咨询其实是想努力弥补可能造成的缺憾。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阎石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父亲生病并非是自己的过错,肺癌的特点之一就是发病隐秘,80%的患者发现时就是晚期。

“你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儿子了,尽力了。”

阎石说,能够用知识和经验治愈患者当然是身为医生非常满足的时刻,但是对于那些医学现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让患者或者家属得到安慰,也是身为医生感到欣慰的瞬间。

“可能很多人包括医生觉得医学的目标就是保证生命,保证健康,但是我觉得医生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祝人幸福。张老师的幸福是画画、雕塑,是让老伴儿衣食无忧,是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不成为家人的拖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的幸福是让老父亲享受到自己奋斗的成果,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们医生也有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让患者有活力,有能力面对新的生活。”

治疗之外,予多温暖。愿如阎石一般,每一个医生,都愿意做个最温暖的陌生人。

《中国科学报》 (2016-06-17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