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热议。这个看似拷问学校教育的问题,从更深层面上也拷问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多年过去了,许多专家学者发表见解,探寻答案,可谓见仁见智,但至今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个系统,涉及到理念、体制机制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深入开展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研究和实践验证。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走出人才培养的四大误区。
一是走出重“教”轻“育”的误区。教育包含了“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教”是教育者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的过程,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育”则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思考、感悟和提高的过程,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而“育”则体现在人才成长全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文化环境等。实践表明,教育的成效不在于受教育者“学”了多少,而在于其“思”“悟”的多少和素质能力提高了多少。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了“教书”,而忽视了“育人”,强调了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忽视了人格和素质的培养。由此造成一些毕业生学历高、素质低的“有知识、没文化”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强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里突出的“会”字,也是培养人才的本质要求。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促进教育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回归。
二是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杰出人才不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出来的,而是在生活和实践中锻炼造就的。离开了生活和实践,培养杰出人才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对于实践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在很多家庭,学生的日常家务劳动被特长培训所取代,造成基本劳动体验的缺失。在一些学校,缺乏与社会的协同协作,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活动拘泥于学校内部。有的学校盲目扩大招生,实践教学经费严重短缺,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跟不上。许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走上教学岗位的,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形成实践教学的一大短板。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毕业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劳动体验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强调知行统一,从基本的实践活动做起,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劳动体验,在学校教育中强化社会实践和实验,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走出重显能轻潜能的误区。素质冰山模型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人的能力由显能和潜能构成。杰出人才能够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关键在于其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所以,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开发显能,更要注重开发潜能。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学绩效评价过度量化,考试实行百分制,评价学生能力往往以分数论英雄,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成为最高选项。这种状况无形中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分数高低、排名先后,而忽视了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也是一些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做的事情与其兴趣爱好相契合时,他就会乐在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或创造力将得到极大提高。要克服教育工具化、功利化倾向,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像重视知识和技能等智力因素一样,高度重视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教育的基本功能,唤醒受教育者的天赋和心智,历练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素质,更大地激发和释放人才的潜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是走出重学校轻家庭的误区。长期以来,一谈到人才的培养教育问题,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学校,话题集中到学校教育。诚然,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等资源优势,也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必须看到,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不仅表现在启蒙阶段,还贯穿于学前教育到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甚至延续到毕业以后。家风熏陶,潜移默化。人的爱心、道德、品格、意志等素质,都是在良好的家风家教中养成的,早期的智力开发更是始于家庭教育。显然,无论学校教育的质量多么高,都是无法替代家庭教育的。“子不教,父之过”,道出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全社会达成重视家庭教育的共识,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家长要自觉担负起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学习家教知识,讲究教育方法,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不放任自流,也不揠苗助长。
毋庸讳言,“钱学森之问”的科学答案蕴藏在教育的沃土中,但又不是学校教育系统能够独立求解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立足于国家大教育体系的构建,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强化家庭教育,优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协同培养机制,为杰出人才茁壮成长营造良好的沃土和环境。
(作者系济南市科协副主席)
《中国科学报》 (2016-06-13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