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佳
夏初,各地的天气已经开始变热。但中国科学院特色科普活动“科学与中国”仍在全国马不停蹄地“巡回”。北京、南京、昆明……精彩的科普报告、讲座场场爆满,而站在“科学与中国”五尺讲台上的,也不乏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泰斗、大家——两院院士。
院士做科普,关于这件事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这是院士们的“业余爱好”;有人说,这是“大材小用”;甚至有人还说,这是院士在“不务正业”。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但在很多人眼中,院士们只有泡在实验室里才是“正经事”。
但其实,院士从事科学传播,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院士做科普,不仅事关感不感兴趣,而且是自身职责所在。
2016年4月,国家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提出了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而所谓“基本科学素质”,则是需要人们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而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预测则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起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紧迫、非常艰巨。院士们往往是中国科技界各个学科领域中的“领跑者”,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由他们来开展科普工作,不仅能让公众获得最新、最全面的科学知识,更能通过院士的成长故事,激发年青一代对科学的热情,鼓励他们投入到发展国家科技事业的行列中。
另一方面,院士也是一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可以说是他们的“左右手”,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说尽到了科学家的“天职”。尤其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对科学知识的缺乏,每天都有各种谣言在网上快速传播,而如化学、生物技术等原本正常的学科,也常常被“妖魔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院士做科普,不仅必要,还需要创新内容、形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两院院士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更加主动地走出象牙塔,建立起与社会大众双向交流的机制,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成为大家身边的“良师”“益友”。
一位中科院院士曾经说过:“做科研的最终目标是为老百姓服务。”其实反过来,当公众对科学技术日益接受、喜爱时,又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就有了更加坚强的内核,更加强大的动力。
润物细无声。也许不知不觉间,院士们已在人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科学的硕果。
《中国科学报》 (2016-06-01 第2版 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