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家晶 刘万生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5/27 8:30:23
选择字号:
沈鼓“外脑”助力打造叫得响的“中国制造”

 

通讯员陈家晶 记者刘万生 2016年,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FLNG)项目再次实现国内零的突破,成为沈鼓集团-大连理工研究院运行十年来的又一可喜成果。从标志沈鼓集团自主创新实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里程碑式的产品---百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组的“问世”,到世界领先的国内首件整体铣制三元闭式叶轮、被比作天然气输送领域“两弹一星”的长输管线压缩机,再到结束了核级泵水导轴承长期受制于国外的水导轴承堆焊技术,沈阳鼓风机集团以国际同行认为不可思议地“快速突破”,迅速成为国际大型压缩机行业“第一集团军”,从“跟跑”到“领跑”,这一切均离不开沈鼓积累了10年的科技创新“外脑储备”——“沈鼓-大工”研究院。

协同创新 建在大学里的研究院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国家砝码”美誉,早在2006年,为了突破以往单一学科或单个项目的校企合作方式,致力于打造“合作、创新、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大连理工大学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联合创建了沈鼓—大工研究院,让企业研发机构入驻校园,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多学科发展深度融合。2006年5月“沈鼓—大工”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行。沈鼓-大工研究院以其“战略捆绑式”创新,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代表。这种新颖的合作模式一经诞生,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邓德伟副教授经常会到沈鼓集团生产现场,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为出现问题的叶轮进行诊断。这位当年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回国后即进入创建伊始的沈鼓研究院工作,是“科研特区”政策的受益者。“驻校建院的模式,就是由沈鼓集团和大连理工大学联手在高校建立的研究院,我们这些被派到研究院的老师都是双重身份,既属于学校又享受着企业的相关待遇。”他笑言,每当自己穿上湖蓝色的沈鼓集团工作服,拿着沈鼓的门卡走进厂区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时,就有种“最惠国”的优越感。

十年来,“沈鼓-大工”研究院先后承担科研课题160余项,参与百万级基金项目13项、重大专项研究基金项目17项,开展院系合作项目25项,发表论文162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140余项,校企双方联合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获批的国拨经费已经突破3个亿,多项重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协同发展 由研究院到联盟

2014年10月15日,响应党中央“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号召,以沈鼓大工研究院的成功实践为重要依托,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沈鼓集团等8家单位,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沈鼓研究院也以其成熟的运行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心的改革“示范区”。

在研究院成功模式的带动下,2015年,沈鼓集团联合大连理工、东北大学等14家单位共同组建辽宁省透平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立足于国际化定位,重点开展透平压缩机领域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前沿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突出技术创新的原创性、战略性、关键性、集成性和行业辐射优势。此外,沈鼓集团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2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辽宁省核电装备产业联盟,旨在提升我省核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核电装备全产业链。

协同育人 专业人才的定制培养

研究院不仅为企业科研攻关出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开辟了新天地。沈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年轻的科研人员派驻到研究院去工作,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他们一方面为教授们提供企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协助教授进行技术攻关,同时他们也从教授身上学到了更高的科学技术,更主要的是,开阔了思路,从高校的师生中学到了新的创新方法。2006年至今,研究院为沈鼓集团培养博士3名,硕士19名,硕士班学员60名,短训班学员180名。

历经十年发展,研究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一流的人才队伍,雄厚的技术实力,成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装备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基地、高端技术精英汇聚基地;成为企业突破重大装备核心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就如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所说,“正是有了沈鼓-大工研究院这个特殊的科技团体,才能把科技投入资金花在刀刃上,获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陆续进入市场,才打造了真正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制造’”。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