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近期,国内高教界发生了两件和“人才”有关的事情。
其中,一件事是广东省十几所高校要在本周奔赴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在那里举行一场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另一件事则是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了2016年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而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该排行榜主编巴堤直言,中国高校越来越强,在吸引和挽留顶尖学术人才方面也很成功,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创造思维。
对于巴堤的前半句话,至少广东省的这十几所高校已经用实际行动进行了证明,但对于后一句话,国内又有哪所高校可以用实际行动加以反驳呢?
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幅度提升高等教育投资。依然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15年7月,该省就宣布将在3年内投入50亿元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而此次赴哈佛求贤的高校,基本上都属于这50亿元投入的高校。
于是,至少同几年前相比,中国高校更加“不差钱”了,而高校纷纷赴海外求贤的身影似乎也变得更有底气了。但是,当这些海外顶尖人才真的被吸引到国内,他们的创造力又该如何被真正激发出来呢?
这其实牵扯到的是一个“软环境”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是,通过多年的持续性投入,中国高校的硬件环境已经不逊于国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国外同行。但与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对应的,却是政策方面的“软环境”依然没有改善。对此,只要稍加查看近几年来,中央或地方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文件中,究竟有多少文件触及了高校发展的核心权利,就不难得出结论。
资金和硬件的大量投入与政策改革的停滞不前,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高校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巴堤口中的局面——可以凭借高福利和高待遇吸引人,但却很少能够激发出高层次人才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这在某种角度上,就是一种人才浪费。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广东生高校赴哈佛求贤的新闻见诸媒体后,有网友发表了这样的一句评论“什么时候到哈佛去招校长,那才是真格的。至于其他,都是作秀”。
会有那么一天吗?
《中国科学报》 (2016-05-12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