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兴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9 11:22:41
选择字号:
树立旅游外交理念

 

■王兴斌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提出“旅游外交”,这在国家旅游局的文件中尚属首次。报告多次讲到“旅游外交”的“影响”“功能”和“角色”,提出“开拓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旅游行业要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努力开创旅游对外开放新局面。

树立“旅游外交”的观念,要求发展国际旅游更加自觉地服务、融入和促进国家的对外战略,更加有力地推进国际旅游面向全球拓展,形成与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相称的旅游大国格局。

我国与14个国家相接壤,进一步推进边境旅游,全方位的深入、稳定发展与周边国家旅游,是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的重要环节,为推进与周边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依托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平台,抓紧与东盟国家的双向旅游互联互通,率先实现与东盟国家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依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和中美签证互惠安排,更加积极地开展中美双向旅游。依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深入发展中俄双向旅游。依托中欧合作不断开创的新局面,加快中欧旅游合作进程。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加强中非的旅游合作,补足中非旅游交往的短板。依托中国—阿拉伯国家共体论坛,积极拓展与阿拉伯国家的旅游交往,开拓世界穆斯林旅游市场。依托中国—拉共体论坛,积极开拓中拉旅游,改变中国与美洲旅游交往中“北(美洲)重、南(中南美洲)轻”的局面。依托金砖国家团结合作的不断深化,积极开展与金砖国家的双向旅游,加速我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国的旅游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是弘扬古丝绸之路互学互鉴、和睦共处的精神,拓展中国同欧亚大陆方向国家各领域互利合作,在新形势下推进对外合作的总体构想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一年来,已经有沿线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丝绸之路旅游由来已久、开展多年,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独特优势,乘势而上,通过丝路之旅促进“一带一路”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通畅,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欧亚大陆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助力。

总之,树立与实践“旅游外交”的理念,国家的外交工作通向哪里,旅游的对外开拓就跟到哪里。国际旅游交流在国际关系中可以起到打前战、铺道路和添砖加瓦的作用。“旅游外交”的内涵十分广泛,既包括中外国家间的旅游官方机构的交往,又包括中外游客、旅游企业、行业组织与智力机构之间的交往;既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又包括中外旅游经营、服务和投资等的经济交流,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比“民间外交”或“公共外交”更加广泛。

“旅游外交”有时比国家外交更有柔性、更加灵活。在国家双边关系良顺时,旅游交往可以乘势发展,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助推器;在国家双边关系不畅甚至梗阻时,旅游交往依然可以发展,成为改善国家关系的润滑剂。甚至在国家双边不存在正式外交关系时,旅游交往可以先行开展,民众交往可以成为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导航器。1989年我国与以色列尚未正式建交,就在特拉维夫率先设立驻以旅游办事处,成为1992年中以正式建交的先导。“旅游外交”可以大有作为,并在这个进程中开创对外旅游开放的新局面,增强我国在世界旅坛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中的国际地位。

由于特殊的历史轨迹与现实国情,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四个经济体、关税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一国两制”的国策深刻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关系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入境旅游就是国际旅游的情况不同,大陆的出入境旅游与国际旅游不能画等号。其中,外国游客来华、中国公民去外国旅游属于国际旅游,两岸四地之间民众的旅游不属于国际旅游。因此“旅游外交”的概念不能用于两岸四地旅游。这是在运用“旅游外交”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的。

(作者系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6-05-09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