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洪亮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4/28 9:38:05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怎样当好大学校长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大学校长一直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也是公众人物。当前,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中,人们对他们充满更多期待。怎样当好大学校长?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围绕如何在坚持党委领导下更好地发挥校长在治校方面的重要作用,4月23日,“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让我们听听国内外校长和专家们的实践感悟、研究心得。

先行之建

小专家、大校长

在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宏观制度层面的“法人”,还是微观制度层面的“负责”,大学校长是大学与政府、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党委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重要纽带,是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互的重要结点。大学校长关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强国能否实现。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山大学校长近12年的黄达人退休后,走访250多位中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他说,大学校长首先要注重人品,“宽大”“清正”对校长而言非常重要,下级对其人格能够信任。在做事方面,大学校长应该善于沟通,尊重教授,信任下属,应该给下级压力,但不能让他们感到压抑。大学校长在宏观上要关注学校定位、学科布局和大学文化建设,中观上关注制定政策、落实经费,特别是经营好预算性经费。

对于大学校长有许多不同的定位,党和政府的要求是政治家、教育家,教师的希望是科学家,学生的期待是慈祥的教育家,公众的定位是高级知识分子代表、名人或官员。

上海市社科联主席、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2年的秦绍德认为,大学校长是大学教学科研活动的领导者、行政管理的决策者、大学的经营者、社会公众人物。大学校长应该是“小专家、大校长”,小专家即要懂一些教学科研,大校长即优秀的管理者,如果校长是大科学家,除了科研分散其管理的精力之外,“科学家太大,好歹有点儿清高”。“大学校长非院士不行”有一定的片面性。

秦绍德建议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制度,进一步规范“大学校长是做什么的”“什么人能做大学校长”“怎么来选大学校长”等问题。

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香港大学校长10年的徐立之认为,沟通能力对于校长十分重要,校长经常与教师、学生、社会进行沟通,特别是筹款方面的沟通,很不容易。香港大学是放权的,因此,二级学院院长的权力比较大。教授治校经常效率较低,所以要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校长之践

校长能干事,书记保障不出事

在现行制度环境下,大学校长的职权体现在——学校党委决策的参与者、重大决策的执行者、干部人事的重要提名者等方面。如何真正把握大学校长在治理大学过程中的角色、权力和职责?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校长的关键职责是抓好目标、要素和措施,目标即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定位,要素主要指教师和学生资源,措施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他说:“校长要招到好老师,把他们用好;招到好学生,把他们教好;找到更多的钱,把钱花好。”关于校长如何处理好与书记的关系,柯炳生说,校长的个性要体现在个人权威与集体民主的平衡之中,校长能干事,书记保障其不出事;校长“踩油门”,书记“踩刹车”。关于“全职”问题,他说“自己无研究项目,无研究生,无实验室”。“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校,沟通很重要”,他说,规章制定前要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后要严格执行;沟通包括书记校长之间、党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院系之间、校长与师生之间等等。除了经常性的通报会,柯炳生在校园网上开通了校长信箱。

建设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校长,建设一流学科要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校长应该注重大法、大师、大楼,三者分别指规章制度、师资队伍、物质资源保障。”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这样阐述大学校长的职责作用。他说,我们大学的模式是协调好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利、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利,从而保障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校长主要干什么?来茂德认为主要做好三件事,即出主意、用干部、争资源,出主意是指明办学理念、布局学科发展,用干部是用好院长处长、引进高端人才,争资源是能够拿到计划经费和项目经费,还有捐赠。大学校长需要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还要有学者的人格力量、学术的感召力。

顾佩华是最早入选加拿大工程院和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的华人之一,已经担任汕头大学执行校长10年。“校长该干什么?”他说,作为社会精英和名流的校长,要建立一种大学文化,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共同干成事。大学校长要把制度维护好,让制度管人。“我在学校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开发一批先进的课程。”顾佩华强调。

学者之见

一流校长需要全球视野、本土使命

当前,我国大学校长多数来自教学科研一线,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富有成就,有的是成功的科学家、院士,但作为大学管理者, 可能是门外汉。许多校长在履职时面临着从事新领域工作的迷茫与困惑,缺乏作为校长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斌贤认为,一流大学不仅需要一流学者和科研条件,更需要全球视野与本土使命相结合的一流校长。大学巨大变革之际可能出现伟大的校长,这需要校长以其人格、勇气、胆识、谋略领导大学变革,具体而言,就是深刻理解大学本质属性和使命,清晰判断社会的需要,明智地把握大学的方向,坚定地捍卫学术尊严。

有调查显示,民众对于大学校长的不满与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的官员化,二是治校业余化,三是行为的平庸化。

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邹晓东说,目前大学校长职业标准欠缺,校长队伍背景较为单一,遴选范围较小。他建议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大学校长职业标准体系,完善我国大学校长队伍结构,建立大学校长主动培养制度,建立大学校长候选人制度。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反对校长以一流科学家自居,他认为,校长的职责与科学家的职责是有冲突的,比如,科学家素养要求“执着甚至固执”“专深”“清晰”,大学校长则不一定这样。那么,大学校长应该研究什么?马陆亭说,应该研究高等教育的实践、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规律,研究管理规律,研究人文熏陶等并形成治校战略。他赞同大学党委书记由上级任命,对上级党委负责,建议校长通过遴选产生,对学校负责。

域外之鉴

专业化路径,校长注重大学变革

有“985”大学校长说,中国的大学校长可能是最累的校长,“什么事都要管”。然而,网上调查显示,高达52.5%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校长“不算累”,55.3%表示校长“为琐碎事务缠身而累”,而选择“为创建一流大学而累”与“为更好服务师生而累”的分别只有45.1%、26.8%。这足以发人深思。

他山之石也许对我们有某些可资借鉴之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委员会主席、原赫尔辛基大学校长托马斯·威廉松追求沟通式领导方法,强调“要诚恳地对待教师学生和员工”。他认为,学术领导并不难,难点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领导力,校长既要关注稳定性,但更多地要关注变革性,在变革中引导与管理。

英国加西大学主席、原西英格兰大学副校长艾尔弗雷德·莫里斯说,大学学术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思想发展,在研究型大学里,校长的学术研究不一定是顶尖的,而是应有强大的领导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激励大家,带领团队一起向前。他说:“我们评估校长,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与教师、学生面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领导学系主任、终身教授严文藩说,西方社会实行大学校长专业化,注重其人选的专业结构。(原标题:怎样当好大学校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