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4/27 15:50:39
选择字号:
创办《中国产业史研究》学术座谈会在京召开


创办《中国产业史研究》学术座谈会

2016年4月23日,科学出版社历史分社与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与经济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共同在北京召开了“创办《中国产业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海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梁,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董志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国亮,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争平,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王玉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荫贵等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与经济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致辞。在专家发言之前,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陈亮简要介绍了科学出版社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出版情况和中国产业史研究必备大型资料型工具书——《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的再版情况。

与会学者高度认可《中国产业史研究》创办的提议。始自清中叶以来的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发展如今,已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中国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从历史的角度和中观经济的角度去研究、总结中国独有的发展变化规律,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是经济史学科重要的发展方向。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的经济史研究多以古代、近代、现代、当代进行断代划分,较少进行某一产业完整发展形态的考察。除此之外,在经济史研究领域,我们过去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开展的经济史研究较多,从中观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经济史研究较少。而在世界范围内,每一个大的经济体的持续的经济增长都源自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产业史的研究亟有必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产业史研究》的创办恰逢其时。据悉,《中国产业史研究》计划在今年年底正式出版第一期。

与会学者除对《中国产业史研究》的办刊定位、宗旨、栏目设置、稿件评审规则等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外,还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展开了学术交流。汪海波研究员介绍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史,高梁研究员介绍了建国以来两个阶段的产业发展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董志凯研究员介绍了从中观经济角度看产业史研究的重要性,陈争平教授介绍了近代产业发展与行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毅研究员介绍了经济转型中的中日制造业发展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学军研究员介绍了当代中国金融史研究热点问题,萧国亮教授介绍了主导产业与经济增长,王玉茹教授介绍了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与企业行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介绍了下放三线企业产权、撬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张涛教授介绍了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张秀莉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工业史的重要地位和研究状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院张丽教授介绍了产业发展研究中的中外比较,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兰日旭教授介绍了中外金融组织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肜新春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铁路的技术演进与突破发展,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翔副教授介绍了大国视角下研究工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作林副教授介绍了中国手工业的演变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与会专家学者最后预祝《中国产业史研究》早日试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