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22 8:30:03
选择字号:
四院士为肿瘤防治支招

 

郭刚制图

1995年,由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并确定将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颠覆癌症·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本报记者 张思玮

癌症,这一牵动每个人最敏感神经的词汇,时至今日仍然“威力无穷”。不过,随着对癌症发病机理认识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在抗击癌症的道路上崭露头角。

4月15日,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北京拉开序幕,国内众多肿瘤防治院士纷纷支招。

中国工程院院院士程书钧:

没必要惧怕肿瘤

肿瘤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从出生到衰老,人的免疫力都是慢慢下降的,这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更是人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所以说,人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肿瘤,就像我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衰老一样,应该把衰老与肿瘤等同理解。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肿瘤问题。国外的一项研究把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老鼠分成两组,两组老鼠吃的东西也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组老鼠生活在比较开放、自由的环境里,另一组老鼠关在一个狭小的、缺乏交流的笼子。研究最后发现,那些生活比较开心的老鼠肿瘤发生率非常小,而那些没有交流的老鼠肿瘤发生率比较大。而人类远远要比老鼠复杂,语言、环境、心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肿瘤的发生。

现在,老百姓有这样一种观念,得了高血压觉得没事,甚至说有点动脉粥样硬化也不是特别惧怕,一旦说得肿瘤了,就难以接受。实际上,肿瘤与其他慢性病一样,患者是可以带瘤生存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信随着我们科学的发展,肿瘤的防治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

恶性肿瘤治疗须规范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报告中指出,1/3癌症患者是可预防的,做到正确认识疾病,做好一级预防,就可有效避免癌症的发生;1/3的患者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治愈;1/3的患者也可通过正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的癌症防控工作早在建国时候就开始了。2003年,国家开始制订癌症的总体防控规划。去年,政府还出台了一个由16个部委共同发布的“肿瘤防控三年计划”。

在这个防控计划里面制定了总体的目标:第一,国家、省级政府和医疗部门制订肿瘤防控具体的方案和机制,对一些致癌因素进行控制,特别是控制致癌因素的增长;第二,完善和建立国家癌症中心指导作用,建立医院和防控机构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癌症防控网络;第三,建立和完善肿瘤登记制度,在完善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第四,使公众的癌症知识知晓率达到60%,降低吸烟率3%;第五,对常见恶性肿瘤开展筛查,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扩大筛查范围;第六,对常见恶性肿瘤进行规范化诊治,从而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

癌症重在预防

目前,癌症早已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癌症直接影响到“健康中国”的实现。

那么,对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癌症,如何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呢?答案是:预防。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美国,一些癌症死亡率却正处于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该国癌症的发病率也开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除了两国之间再癌症筛查与治疗手段有差异之外,肿瘤治疗理念以及相应的预防手段也存在一定差距。

以肝癌为例,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过,自从1992年开始,我国推广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已经从原来普通人口的10%下降到现在的2%~3%,由此也直接带来肝癌的发病率在有些地区也出现拐点。这就是一种对癌症预防的有效手段。

我国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提升肿瘤防控水平,降低新发肿瘤病例和死亡率,必定会对全球肿瘤防控起到关键性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

预防性切除应谨慎

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环境因素,既包括大的生存环境,还有日常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同样的环境之下,拥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发生肿瘤。那么这就提示,遗传因素显然是肿瘤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人的基因组结构都不同,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患癌的重要因素。从基因组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来看,其中一类是直接与肿瘤癌变通路关系非常大,比如安吉丽娜·朱莉这个事情就是乳腺癌基因突变BRCA1,这种基因突变非常容易发生乳腺癌,这标志着她在80岁发生乳腺癌的概率是87%,所以她进行了预防性切除器官。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如果患者检测到高度易感基因的话,还有选择其他措施进行预防干预,比如吃一些药,定期体检。因为一旦早期发现癌症的话,手术效果非常好。

同时还需要提醒,90%的肿瘤都是散发性并不具备家族性的,没有高度易感。

关键词

肺癌与乳腺癌

《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过去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仍居我国发病率死亡率首位。

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肺癌约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四分之一,居首位;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的是乳腺癌。

312万与170万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

2015年美国共有170万新发癌症病例,目前美国每3名患者中有2人在诊断侵袭性肿瘤后可生存至少5年。

肿瘤是全球问题,每10例肿瘤死亡患者中有7例发生在非洲、亚洲、中美和南美洲。据WHO估计,到2030年全球肿瘤死亡将增加80%。

《中国科学报》 (2016-04-22 第8版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