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喻思娈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4/8 10:10:34
选择字号:
科技杂谈:成年人为啥不爱去科技馆

 

一些场馆主题和展品的雷同,背后是过多的以物为中心,少了对人的关切

新近开放的武汉科技馆新馆受到观众热捧。据媒体报道,不少参观者大清早来排队,最多的一天有万余名观众入馆,超出单日观众理论承载量。武汉科技馆新馆的火爆显示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热情。不过,放眼全国,除了少数大城市里的热门场馆外,科技馆总体上参观者还是不多,主动前往的成年人更是偏少,往往更像是“青少年”科技馆。

参观人次的多少是衡量科技馆是否发挥效用的重要标准,反映出科技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否完全发挥。科技馆承担着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功能,但公众的需求是多元多样的,因此即便是大型综合馆也需有所侧重。在建馆及展览设计时,得考虑服务哪些观众,观众的需求又在哪里。著名的日本未来馆、法国发现宫,都是经过精心调研,为了服务公众某方面的特定需求而建立的,也都成为经久不衰的科技文化场所。

反观国内,我国多数科技馆是以展示基础科学为主的综合馆,开放之初,一时新鲜,旋即“陈旧”,少有持久吸引力。究其原因,是缺乏调研,较少针对特定群体需求设定,鲜见自我个性。联想到台湾诚品书店“连锁不复制”的理念,不管何地的分店,都努力与当地文化融合,成为市民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科技馆的广泛性和专业特性与书店不同,但其思路可以借鉴。比如,航空工业历史积淀深厚的地方,可以航空航天为核心主题设馆;科学名家璀璨的地方,场馆则不妨定位为科学人物教育。武汉科技馆新馆受欢迎,也与其利用原址是武汉港客运大楼的特色,主打舰船世界展区有关。别具一格的专题馆,可能比个性不明显的综合馆更有效果。

缺少个性也体现在展品上。往往是哪类展品受欢迎,就仿制展出,甚至造成展品“千篇一律”。同时,讲解方式也需改进,改单向讲授为提问交流,通过故事等方式呈现。现代科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科技馆在展品设计时,应注重引导参观者动手参与,通过互动搭建起思维桥梁。这就要求制作展品时更加注重互动性。

科学传播的目的在于启发公众求知欲。科技馆当以“人”为核心,重要的不在传授多少知识,而是激发科学兴趣、传播科学理念。一些场馆主题和展品的雷同,一些场馆缺少个性,背后是在科学传播方式上过多的以物为中心,少了对人的关切,过多强调实体而过少考虑人的需求和接受方式。参观者面对陌生的、远离日常经验的知识,往往只能敬而远之。

所幸,近年来一些科技馆开始主动了解公众需求,利用虚拟现实等声光电新形式让展品“活”起来,通过游戏、话剧表演等让科学传播形式更丰富、生动。期待越来越多有个性的科技馆涌现出来,成为公众流连忘返的公共文化场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