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璇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6 9:20:01
选择字号:
小杂粮振兴要有“种”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提出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

其中,杂粮不仅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而且因其营养健康价值高,越来越得到消费者青睐。特色优质杂粮在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应该如何发展?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柴岩。

■本报记者 胡璇子

种植小杂粮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报》:曾有一段时期,国家对小杂粮的发展不够重视。但是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小杂粮,为什么重视和倡导发展小杂粮?

柴岩:因为在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中,为了追求粮食高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主抓了大宗粮食生产,忽视了小杂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如轮作倒茬、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控、抗旱救灾),忽略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往往采用一些短期行为,以牺牲环境条件、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粮食生产即玉米生产。

现在粮食生产发生了问题,如“粮食三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两进(国产的进库房、进口的进超市)”,不得不重新审视粮食生产或农业生产政策,纠正过去出现的问题。恢复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科学种植模式,提倡在北方种植抗旱的小杂粮,采取与小杂粮轮作倒茬,或实行粮豆轮作,进行土壤培肥,恢复地力,病虫害防控,减少地下水汲取,保护水资源,减少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发展小杂粮不仅能给社会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资源,同时种植小杂粮(包括豆类),有利于实现合理轮作倒茬,有利于用地养地,土壤培肥,有利于病虫害防控,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同时有利于确保食品安全,而且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有利于粮食或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

《中国科学报》:在当下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背景下,小杂粮应该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柴岩:小杂粮生产主要依靠市场带动,目前整个小杂粮市场处于一种低迷状态,出口数量下降,进口数量增加,国内消费平稳或者低落。今年小杂粮种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种什么,种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面对当前情况特别是玉米跌价,对小杂粮来说很难成为一种机遇,因为国家没有小杂粮储备政策,种得多了一样会给农民造成损失。如果种植小杂粮的收入与跌价后的玉米相当,农民才有可能选择种植小杂粮;或者说政府给予小杂粮一定的补贴,农民也许才会种植小杂粮。市场对小杂粮需求有限,发展小杂粮同样也有风险。

发展杂粮主食化加工

《中国科学报》: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应该如何将产区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柴岩:我国小杂粮主产区多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在这种条件下小杂粮产量普遍较低,其产品又多以原粮销售或者初加工米面豆销售,人们食用需要二次加工。种植小杂粮效益普遍较差,加之产区远离大中城市,经济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小杂粮食品加工跟不上,生产优势、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

要想把小杂粮主产区的区域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只有靠发展小杂粮食品加工,把原料转化为产品,为市场提供食用方便、具有特色风味和营养保健的小杂粮传统食品才能实现。传统食品消费多了,需要小杂粮原料就多,原料需要多了,原料价格自然会上涨,原料上涨就可以促进小杂粮生产,这样才有可能将生产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报》:小杂粮的精深加工和杂粮主食化,您更看好哪种发展路径?原因是什么?

柴岩:小杂粮首先是粮食,尽管它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我想它的保健作用是建立在吃的基础上的,我不主张搞什么提取呀,精深加工呀,把小杂粮搞成药品一样的东西。

小杂粮缺乏面筋,不具备小麦面粉那样的加工品质,如果按照流行的食品加工做法只能添加食品添加剂,那样的食品失去了小杂粮食品的风味、特点、特色。

我的建议是进行小杂粮传统食品开发,把各地传统小杂粮食品经过技术改进,进行标准化生产,可以当主食或者上餐桌。传统小杂粮食品如水饺、粽子、汤圆一样,通过冷链运输,进入人们的餐桌,既保持了传统小杂粮食品的风味特点,又完全是真正意义上小杂粮食品,而且方便,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

完善小杂粮产业链

《中国科学报》:想要大力发展小杂粮,必须解决哪些问题?瓶颈是什么?

柴岩:我国小杂粮一直不受国家重视,存在问题很多:首先,小杂粮育种单位都在小杂粮主产区,各方面条件非常差;其次,是过去国家对小杂粮育种支持甚少,在过去十几年中,在全国农技中心的支持下通过国家品种区域试验评价出一批优良品种,基本解决了我国小杂粮品种缺乏问题;第三,小杂粮没有繁供体系,又没有政府支持,大多数品种因育种单位没有经费不能繁种供种,解决不了新品种的生产用种而得不到示范推广。

现在大力发展小杂粮,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小杂粮品种种子问题,种子问题是目前小杂粮生产发展的瓶颈。小杂粮种子生产问题不是只要政府重视、给钱就能马上解决,而且种子生产需要一两个生产周期才能完成。其次是小杂粮品种利用评价问题,小杂粮品种很多,过去评价是以产量高低为标准,现在是以市场需求为标准,需要重新对现有的小杂粮品种进行营养品质、加工品种、适口性评价,筛选出优质专用适口性好的品种,供小杂粮生产和加工企业选择与利用。

《中国科学报》:您对小杂粮的下一步发展有什么建议?

柴岩:小杂粮生产发展取决于小杂粮产业发展,即小杂粮产业链的完善与衔接,任何一个链条有问题都能影响小杂粮生产发展;小杂粮生产要按照小杂粮市场需求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小杂粮生产发展也一样,更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支持。

我建议:

第一,要加强小杂粮优良品种的种子繁殖:建议给予小杂粮育种单位立项或经费支持,谁的品种谁负责种子繁殖,解决良种供应问题;

第二,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作为项目支持:建议给予小杂粮主产区推广立项,支持主产区农技部门有钱开展小杂粮推广工作;

第三,开展小杂粮品种营养品质加工品种适口性评价:建议立项给予支持,满足小杂粮加工需要。

第四,政府补贴支持旱区粮豆轮作:杂豆产量低,但有利于用地养地和土壤培肥,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建议给予政府补贴,扩大豆类种植面积。

《中国科学报》 (2016-04-06 第7版 产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