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彬
2016年的岁末年初,两份与高校体育工作有关的文件相继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一份是2015年末,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这份公告直言,国内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对于高校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好消息也是有的。就在不久前,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该排行榜显示,我国学生体育竞技水平日益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如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管理部主任程洁所言:“在世界大学生竞技体育舞台上,中国目前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在高校中,竞技体育和普通体育教学可以被视为体育工作的两大最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这两大工作似乎正在呈现一种“马太效应”——本就十分强大的大学生竞技体育依然欣欣向荣,而普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持续下降。
这样的马太效应正常吗?
尴尬的“二八定律”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强弱,与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之间,究竟有多大关系。
事实上,就在“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发布后不久,已经有很多评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似乎竞技体育的强盛就应该带来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看来,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多大关联。
“从事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大多是准职业的运动竞技人才。他们的水平很高,在校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也是训练,为校争光。但这些人和大学生体质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甚至都不参加大学生体质测试。”毛振明说,高校中还有一些运动俱乐部和体育社团,其参与者大都是热爱体育的学生,但他们只是大学生群体的一小部分。
“高校体育中存在一个‘二八定律’,即20%的人占用了80%的高校体育资源,而剩余80%的学生却几乎很少锻炼。”毛振明说。
然而,正是这20%的体育爱好者,却给了很多人一种假象,即大学生都是热爱运动的。因为“操场上总是一片热闹情景,甚至经常出现学生争抢体育场地的现象。但就在他们争抢体育场地的同时,多数大学生们却依然在图书馆里看书、在宿舍里玩游戏”。
由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无论执着于训练、准备为校争光的高水平运动队,还是日复一日出现在运动场上的体育爱好者,对于高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都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于是,我们回到了之前的老问题上——这种现象正常吗?
体育教育让学生不喜欢体育
“校园内不同的两部分人,却造成了非常矛盾的状态。这是一种在中国比较特殊的反差。”毛振明说,而一个“特殊”,足以说明这一现象的不正常。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圈内人”,毛振明走访过很多国家和国内许多地区的高校,在他的直观感觉中,不论是我们的东亚邻国日本、韩国,还是我国台湾地区,高校里都存在着这种“二八定律”,只是在我们中国高校里,这种现象要明显得多,严重得多。换言之,有更多的中国大学生是与体育运动“绝缘”的。
细究之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是我们的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本身就不太提倡孩子参加运动,很多家长觉得这样会耽误学习;而应试教育倾向又大大加剧了这种认知。”毛振明说,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体育课造就了很多不喜欢体育的孩子。
这并不难解释——目前中小学的体育课安排一般十分单调,基本是以田径项目为主。“很多中小学体育课其实就是跑”。于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在经历了12年这样的体育课后,在大学阶段已经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经常有女生问我,怎么到大学还有体育课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厌倦。”毛振明说。
如果说毛振明将学生对体育的漠视归咎于兴趣的话,那么东南大学体育系主任蔡晓波则更多地将其归咎于对制度、要求的执行力。
“在中小学,不少地方体育是与小升初、中考挂钩,而且学生参加体质监测的身体素质测试是与体育成绩挂钩的。大学生参加体质监测的数据是由监测点校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组成,这些学生中既有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也有面临考研、寻找工作压力的高年级学生,加上目前各种测试繁多,被抽中测试的学生大多显得非常无奈,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公布的大学生测试数据持续下降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蔡晓波说。
事实上,就在2014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各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但据蔡晓波了解,很多学校并没有加以贯彻。
“如果高校完全按照标准去做,并将学生体质和评优、评奖挂钩,至少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但现在我们做得并不好。”蔡晓波说。
强制性?趣味性?
无论原因如何,目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是否有可能以“强”带“弱”,利用竞技体育的强势带动学生们普遍的锻炼热情呢?
毛振明对此并没有否认:“有这个可能,比如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可以多邀请一些外校队伍进行一些对抗比赛。以这种形式营造好的体育氛围和体育感召力。但必须承认,这种作用并不明显,要解决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这种可以带来一定作用的校际体育交流,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得也并不广泛。比如在一次采访中,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杜超就曾坦承,清华大学开展的校际交流“不多”,即使有些交流,也更多地体现在“管理层面”上。而清华大学恰恰是此次公布的体育竞赛排行榜的第一名。
在毛振明看来,解决大学生体育素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
“所谓理性层面,就是要从根本上使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明白,年轻时的锻炼是为了避免日后的身体疾患。否则大学生们就很难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他说。而所谓“感性层面,则是要改革体育课程,要让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走到大学生身边,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要有一个好的项目‘诱惑’学生。”
然而对此,蔡晓波有不同的看法。
“体育课程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学到一两项终身喜欢的体育项目,这两者之间既相辅相成,但也有一定矛盾。”蔡晓波说,“如果以前者为目的,就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毕竟增强体质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密度,某些运动甚至还是枯燥的;但如果以后者为目的,则要强调趣味性,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提高兴趣、养成习惯。体育课程要在这两者间寻求一种平衡。”
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对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要评估其锻炼价值和锻炼效果;另一方面,在学生选择体育项目时,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但在具体实施课程教学时,必须遵循体育课增强体质这一宗旨。“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但不允许学生因此而规避体力付出,甚至就是为了获得学分。”蔡晓波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2-25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