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吴起县,当地人有个说法:此路通不通,最好问老朱。他们说的“老朱”,正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的朱清科教授。从2006年开始,他通过建立10公里的网格点的方法,在吴起找到了39个小流域,几乎用脚丈量了吴起县37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研究提供了试点经验和科学依据。
20多年来,从陕西省渭北高原的淳化县到山西省晋西黄土区的吉县,再到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吴起县,一个地方的水土治理见了成效,各方面的条件好起来后,朱清科就要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啃骨头”。人们开玩笑说他这是“人往低处走”,朱清科却说:“我是农民,一到山上就高兴。”
基于大量调查与定位试验,朱清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基于黄土坡面微地形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技术,通过将黄土坡面的微地形划分为5种类型,根据各种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养分等微生境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设计乔灌木树种结构及其种植点。这是一种仿拟天然次生林植被结构特征的造林方法,能形成稳定的林分,改变了过去造林规划中“等距离株距和行距设计”的一刀切做法,形成了黄土高原精准结构配置的近自然植被构建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了水土保持林学的发展。他的学生、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所环评中心主任李萍感叹:“朱老师的成果是‘走’出来的。我们只要一提研究方向,他不需借助地图也能知道说的是哪里,因为他早就跑遍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人,结合多年在当地的工作经验,朱清科深知,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缓慢已经形成恶性循环,而打破这个链条的关键是开发治理和农林复合的新路子。他果断提出了农、牧、林三环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在坡面搞林草带状复合、在塬面及缓坡搞果农复合等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技术模式。朱清科的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对当地现状透彻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生产中很快见了实效。
搞起科研来是牛人,野外调查时是“土人”,朱清科始终没忘的就是教书育人。他总是亲自带着学生出外业,教他们做调查,整理数据。如果需要取土样,在地里有时候只能靠人工打桩,十几斤的大锤,朱清科有的时候要抡几十下;2007年在吴起县的一次调查中,他和学生一天之内走了上百里路,为了让学生们保持体力,患有低血糖的朱清科愣是把随身带的糖全都分给了学生,自己悄悄地忍受着不适。
绿染荒坡霜染鬓,60岁的朱清科还背着沉重的调查仪器翻山越岭。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朱金兆教授说:“朱清科是把源于大地的论文,又写回到了大地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