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晓岚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28 10:29:19
选择字号:
吕超:如何收购新能源核心技术

吕超

赵光中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要追上国际品牌至少要10年。” 这是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之前在一次论坛会上如是说,尤其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尤为落后,这是中国汽车发展的“痛”,做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敢于放弃传统,为在技术上真正意义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全资收购国际顶尖新能源核心技术,震动了整个汽车界。

2016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产业化时代暨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荷兰e-Traction公司”新闻发布会上,吕超与湖北泰特公司总裁赵光中等一行接受了媒体专访。

记者:为何投资轮毂电机技术?

吕超:轮毂电机技术创造性地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整合到轮毂内,变中央式驱动为分布式驱动,省掉了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传动部件,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变速机的一体化,既可减少80%的传动部件、减轻30%的自身重量,又可极大地提高电池能效,延长续航里程,具有高效、节能、轻量化、小型化等诸多优点,堪称纯电动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荷兰e-Traction公司就开始了轮毂电机的应用开发、整车试验,积累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形成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已具备中小批量产业化生产的条件。其产品已在欧洲8个国家的大巴、公交车上应用,装配其产品的车辆已经在路上跑了8年,技术也已开发到第三代。可是,国内在中、高功率版本的轮毂电机技术上面几乎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加快引进、研发、生产先进轮毂电机,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极为迫切。

正是看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轮毂电机技术的巨大需求空间,我们泰特机电全力以赴,借助海外成熟的技术力量谋求国内本土化生产。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e-Traction公司的并购后,泰特机电将具备轮毂电机的核心技术优势,并能加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推广应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对此,有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如果电动汽车能够实现600万辆的产量,而其中三分之一即200万辆电动汽车采用轮毂电机的话,其市场潜力将不可估量。

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即将进入产业化时代,而以轮毂电机为标志的分布式驱动革命将颠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格局。

记者:据悉,天海同步集团之前参股了一个乘用车的轮毂电机,现在又看好了商用车的轮毂电机,是不是更看好商用车?泰特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特点?

吕超:我认为,轮毂电机在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一样大,但之前有乘用车的商业模式是由美国的公司来主导,而市场确在中国,我认为不是个好商业模式。必须了解中国国情才能做好,例如,外国公司昂贵的人力和管理成本等。而我们的成功不仅拥有先进技术,而且是有先进的商业模式,天海同步集团公司百分之百控股成立了湖北泰特,湖北泰特百分之百收购了荷兰e-Traction公司,荷兰是孙公司,相当于泰特的一个研发子公司,而湖北泰特现在百分之百是中国自主企业,实现了荷兰、上海、湖北公司均双向持有股份。我作为董事长出差带头不做头等舱,我们管理成本做低了,利益大家分享,荷兰公司爆发出从来没有的干劲,整个公司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我们的商业模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全球No.1的技术完全由中国人占有。咱中国人以前最擅长做低成本,现在突然有了最先进的技术了,竞争力大大提升。第二我是经理人,有自主权,另外又是股东,又是董事会成员,把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积极性更高。只要能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是好的管理,再细的管理,比如什么PDCA循环,把人管的最后都不给你干活了,变成听话的员工,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员工,那也是失败的管理。

记者:中外两家公司实施并购后,怎样融合沟通应用研发和基础研发的关系?

吕超:我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发产业化体系,就是荷兰部门负责技术和产品的基础研发,并对上海人员进行培训。其次是位于上海安亭、2400平方米的应用研发中心,负责本土化的应用研发及市场营销推广;还有湖北荆门的工厂将于2017年底实现量产,一期目标是到2018年实现2万套产量,未来目标是要成为全球最大的轮毂电机供应商。上海部门负责应用技术研发以及研究产业化出现的问题并与湖北泰特进行直接沟通,为此,我们将建立荷兰-上海-湖北的沟通的现代管理平台,同时,负责产业化的一线也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荷兰。

赵光中: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客户的应用工程,因为每一个客车厂的底盘不可能完全一样,整个设计的车辆性能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要跟客户紧密的结合。而应用将来自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所以我们把应用工程研发设立在中国上海。

记者:轮毂电机技术会涉及到很多基础材料、电控系统等等之类。我们国家这种高精尖的技术研发,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和国际上有什么差距?

吕超:目前国内做轮毂电机的企业不只一家,但与国外同业相比,无论是产品的重量还是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离商品化、产业化距离比较大。

赵光中:实际上,电动自行车几乎都应用的轮毂电机,但是要应用到汽车上,要上太多数量级,所以要做好很难。首先难点是设计;第二是工艺,其中的材料,如铜线、漆包线、轴承等等如何协调匹配;第三是质量管控,制造过程需要质量管控,控制技术才是真正的关键。

近两年来,我们团队走访了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就是看看人家为什么能做到。一本叫《隐性冠军》书提到全球干的最好的企业,例如小到一个指甲刀,类似这样的隐性冠军全球有四千多个,其中德国占了3000家。他们怎么做到的?创新加薄利。我们泰特的目标就是要做轮毂电机全球No.1的企业。

记者:目前发动机的电动技术都是被国外几个寡头控制,那我们的轮毂电机在技术控制方面是不是仍然受制于人呢?

吕超:湖北泰特收购了e-Traction公司的四个核心技术:第一个核心技术是分布式控制系统,而比亚迪搞的是轮边电机的设计;第四是低地板的轮毂电机的桥总成,包括桥与电机的总成。

如果我们不是百分之百的并购,单靠我们自己研发很难。例如,国内有机构研发,其出现很多问题,他们把轮毂电机放到车轮边,出现散热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重量、效率都不行。同时,这四大核心技术最核心的是软件控制系统。轮毂电机没有了变速箱等后,需要软件控制。

记者:轮毂电机市场的应用前景怎么样?泰特将来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瞄准中国市场吧?您估计轮毂电机的市场规模能达到多少?什么品牌?

吕超:我们用的是泰特品牌。关于轮毂电机的市场规模,目前从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来看,都表现的非常好,美国的校车市场有可能引爆最大的一个需求,达到几万辆的规模。又如,按照我的想象,如果荷兰2025年、2030年全部取消内燃机的情况下,几乎都是使用轮毂电机。

在市场推广方面,泰特机电计划通过与母公司天海同步集团密切合作,通过产品的本土化研发和推广,首先占领国内公交车、物流车等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其次向农机、工业、高铁等领域扩大市场份额,进而协助天海同步集团更深入地进军欧洲市场。

我们将在4年内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我们还要通过国产化将轮毂电机的成本降低70%。

记者: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车和中央驱动的电动车相比,成本会低一些吗?

吕超:中央电机后面挂一个变速箱、传动轴,一坏涉及到许多零部件,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变速箱、转动抽、差速器。但轮毂电机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用一颗线连到电池就可以了,电机稳定性很好。轮毂电机达到批量生产以后,特别是在商用车,要比中央电机整体低。

赵光中:整车的成本去掉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选择轮毂电机系统,成本大概降低10%~15%。这是目前e-Traction在欧洲的成本。

(马晓岚)

背景链接:

对于轮毂电机的应用前景,不少业内人士十分看好,并预计该项技术将在3-5年内实现快速增长,发布会上几位专家谈了他们的看法:

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全球汽车精英组织主席汪大总:“自主品牌通过并购获得先进的技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路径,希望中国关键零部件的发展需要整车厂予以支持。”

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轮值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轮毂电机直接将发动机放在轮子上,解决了传统电机系统结构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如果能够在成本、技术等问题上实现突破,将成为新能源公交领域的重要应用。”

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中央电机集中驱动技术,第二代是轮边电机技术,第三代是分布式驱动技术。引入e-Traction的先进技术后,下一步要解决轮毂电机在中国市场实现产业化的问题。”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齿轮传动产业分会秘书长李盛其:“轮毂电机会率先在大中型客车上得到应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大中型客车上,簧上和簧下的质量配比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自主客车企业能够主导技术和市场。”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会长李庆文:“这桩收购案是中国企业掌握核心零部件高端技术的成功案例,将带动轮毂电机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全面换挡提速,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产业化变革时代的到来。”

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作为天津天海同步集团的子公司,于今年7月正式落户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亩。今年9月,湖北泰特机电通过多轮考察、谈判,最终与欧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生产商——荷兰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达成并购意向。9月26日,在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内,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长舒尔茨女士见证下,湖北泰特与荷兰e-Traction Europe B.v公司进行了100%股权的收购签约仪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