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们宁愿当“吃瓜群众” |
记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员们 |
神舟十一号飞船结束一个月的太空之旅后,于11月18日13时许“飞天双雄”平安返回地面,这让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员们长舒一口气。随后,在队长顾建文和骨科主任谭荣陪护下,航天英雄返回北京航天城。其他救护队员们则默默收拾起自己的设备装备,告别驻守了近两个月的四子王旗,于11月20日悄然回到北京。
这支“谁也不愿用上”的队伍,是由306医院抽派“老中青”精锐骨干组建的。为了“万分之一的意外”,他们枕戈待旦,被称作伴飞神舟十一号的“无名星”。
谁都想“争个头彩儿”?可他们不!
据介绍,此次返回搜救的保障任务涵盖了20余家参试单位,除了306医院主着陆场医疗救护系统外,谁都想能为地面返回搜救任务争光添彩。唯有这支医疗救护队,从指挥长到普通一员,都不想发挥任何作用。
据统计,在人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半个世纪里,已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生命,其中有11人就是在航天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因此,及时、准确的医疗救护,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底线。
医疗救护队队长顾建文不无纠结:“我们愿意做最后这条坚实的底线。然而,我们却不愿有任何航天员碰触到这一底线。我们不想在任务中‘抛头露面’。我们希望永远是一支备而不用的队伍。也许,这就是遗憾的完美吧!”
“不放响炮”却苦练技能,做到万无一失
从神舟五号开始,这支医疗队就开始承担航天员返回的医疗救护任务。虽然他们的保障处置方案已非常成熟,可每次面对新的航天员返回医疗救护任务时,他们都要全面审核和完善处置预案,都要从严、从实、从新,把所有处置方案训练演练得熟而又熟。
根据神舟十一号任务安全风险评估,医疗救护队又对处置预案方案进行了更新补充,形成了包括《航天员低温条件下医疗救护实施预案》等12种预案处置体系,每种处置方案都演练实操达十数次以上。
老队员、普通外科主任杨鹤鸣介绍,针对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时间和航天员的特点,航天员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主要有空间运动病、心脑血管病症、感染性病症、各种疼痛以及发生概率很低的烧伤、急腹症等医学急症。飞船返回段和着陆后,航天员有可能发生着陆冲击损伤,如,颅脑外伤、胸外、腹腔内器官损伤、骨折等,以及体力消耗过大、疲劳过度等。“医学急救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说法。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十一号任务是首次在冬季实施返回。为保证低温条件下能顺利安全的为航天员实施救治,他们必须确保设备温度不低于5℃,静脉输液不低于15℃。为测试设备和液体加温保温效果,医疗队护士长吴洁在-18℃的冬夜进行户外实测,采集每小时温度变化数据,绘制温度变化曲线,与队员一起不断研究改进增温保温措施,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只要存在0.01%的可能,我们也必须做100%的准备。”医疗救护队副队长娄晓同说。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