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婀娜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20 9:58:35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今天,大学培养的人才合格吗

 

编者按: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不均衡、整体质量仍不够高,还不能高质量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挑战与不足,寻找有效的改革之道,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一组报道,直面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难点与痛点,力求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启迪思考、引发讨论、提供借鉴。

“网络可以解决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大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的大学是否足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关注他的品格、兴趣和潜质?”

“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略显不足?”

不久前,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的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上,多位学者指出了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

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是大学若干功能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一问招生:

● 大学招生是否依然在从招“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之间步履维艰?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高校招生是受到争议和批评的。质疑主要体现在:招生是否足够公平公正,尤其是自主选拔是否沦为腐败滋生的土壤;招生何时不再成为大学“掐尖”的战场;招生选拔是否足够科学,大学能否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选拔到在特长、兴趣方面适合学校的人才等。

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生源,大学招生作为整个人才培养链条的第一道环节,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回应质疑,破解上述难题,让大学招生驶入科学轨道,是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为大学招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举措,让扭转“唯分数论”、关注考生个性化培养有望成为可能。今年,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又在浙江试行“三位一体”招生,这都使得从招收“冷冰冰的分”真正提升为招收“活生生的人”增加了可能性。当然,如何进一步提升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能力,确保整个选拔环节的科学公正,对大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招生环节是否已经和培养环节有效对接,成为有机整体?

一直以来,对大学招生诟病较多的一点是,大学似乎在招生环节使出了“洪荒之力”,却在后续培养环节中“后劲不足”。对此,有专家直言不讳:当前,我国高校的招生环节和培养环节尚未成为有机整体。国内很多优秀大学都缺乏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的关注。“把高考状元一网打尽,然后自生自灭”的现状让人心痛。还有专家指出,“招到多少高分考生是显性的,关乎学校颜面,而把学生招来后培养质量如何却是隐性的,因此高校重视不够。”

事实上,招生与人才培养理应密不可分。招到不同潜质、不同特长的学生,大学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方案与之配套;反之,学校设计了不同培养方案,也需要在招生环节进行个性化推荐。期待高校招生能更加用心,力争对每个招来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高质量培养。

二问培养:

● 为什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被批评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不够?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日前,记者在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超时,这位长期工作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一线的学者不无忧虑。

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但遗憾的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越少。由此来看,正是教育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扼杀’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谈道。

一流成果的取得建立在对问题持续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基础研究中,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强大的好奇心难以坚持。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所学,是高等教育承担的使命。

● 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足够优化,真正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

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能否称得上一流人才,是否能适应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之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实,早在几年前,部分高校负责人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当前一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往日不同,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比如,我们培养的人才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或不敢投入,对今后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变革趋势还缺乏清晰认知。必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跨越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世界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成长最重要的价值和能力,避免成才目标的功利化与庸俗化;人才“均值”不低,但“方差”较小,必须要在个性发展上设计路径……

“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为当下服务,缺乏独立的见解和思考,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教育生产线上的产品,”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通过教育去引领学生面向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要应对的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真正关注学生个性,需要让优秀教师回归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完善课程设置,需要更客观理性地推动通识教育等。虽然前路依然很长,但未来值得期待。

三问评价:

● 大学是否学会了用“严出”制度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南京林业大学已陆续对几十名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学校对于学业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依法依规进行退学处理,本为常理,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在我国此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和淘汰机制。

如何扭转?记者得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强化了对学生的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做出较高要求,还对整个受教育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在博士生学习中段进行中期考核 ,强化对本科生各学习阶段的考核要求等。

用“严出”倒逼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力,但这是中国高校逐渐成熟起来的必由之路。

● 大学究竟该对学生考察什么,知识、素质还是能力?

评价是标准,也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目前高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那么,应当如何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与导向?

应当肯定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正在优化,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谈到,“从国家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人格养成、综合素质,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都是重要进步。而且,“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教育观也为越来越多高校接受。

素质和能力该如何考察?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高校探索用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还有部分高校要求毕业论文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只是迈出了优化评价模式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正如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所说,“经过4年本科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从表面看,符合要求的学生才能毕业,但细究毕业标准问题,很多大学管理者、教师也答不上来。我国高校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最后的‘收成’要心里有数,不能开完毕业典礼、学生找到工作就了事,而要扎扎实实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