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2 9:50:59
选择字号:
鲁唱鄂随:雾霾“称重计价”值得推广吗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日前,湖北省出台并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未来湖北各地市的PM2.5、PM10每立方米含量每下降或上升1微克,都将折算为30万元的奖励或罚金。

湖北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早在2014年,山东省就开始对空气质量进行生态补偿。并且从今年起,山东省设立的补偿金翻了一番,从20万元/(微克/立方米)提高至40万元/(微克/立方米)。

鲁唱鄂随 鲁鄂有别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湖北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兰国桢坦言此举是学习山东的经验,并曾为此专门赴山东考察。

在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中,截至2015年10月21日,山东省政府已经投入逾3亿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其间,除了2014年第二季度有5个城市因空气质量“退步”而被处罚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各个地市都在“进步”,都在“赢钱”。

据湖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国斌介绍,开展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工作后,2014年山东省17市空气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湖北紧随其后开展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仔细对比湖北和山东的生态补偿标准,就会发现其中有着诸多不同。例如,山东规定纳入考核的污染物指标包括PM2.5、PM10、SO2和NO2 共4种,而湖北的方案中只选取了PM2.5和PM10;考虑到自然气象对污染物的影响,山东为沿海和非沿海城市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稀释扩散系数,湖北则设置了范围在0.5至1之间的天气变化系数;在山东省的计算公式基础上,湖北增加了PM10的“目标比较”,也就是不光考虑各地年度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也强调各地对国家目标的完成情况。

专家指出,这些差异是由两省的空气污染和地理环境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的是,两省的考核计算公式都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就是加减乘除,初中生都算得出来。”兰国桢表示,这有利于《办法》的操作和执行。

“称重计价” 准头如何?

吴晓明是山东省计算中心智能感知与控制创新团队负责人,该团队研发的旋翼无人机已应用于省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在肯定生态补偿政策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他基于自己的研究经验提出几点疑问。

首先是数据的可靠性。以山东省为例,即便在济南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只有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聊城、菏泽、莱芜等城市则仅有6个。他认为这些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一座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

其次,不同的监测设备以及监测技术本身的发展可能会影响不同地市、不同年份的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这需要一整套监管体系和监测标准的跟进。”他说。

“政策本身很好,但我认为该政策要良好地运作下去,还面临着数据和技术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吴晓明表示,在雾霾“按重计价”的时代,监测数据将直接与金钱挂钩,必须予以更严谨的对待。

针对类似质疑,兰国桢表示数据的可信度确有保证。生态补偿采用的数据都来自国控点位,由省监测站上报到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经总站核实后再反馈回来;尽管每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但都经过了国家的质控考核。

此外,每个城市的监测布点都经过了省环保厅和国家监测总站的专家认证。“在当前状况下,能较好地反映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状况。”兰国桢说。

据兰国桢介绍,这些用来测算生态补偿结果的数据并不“新”,过去就一直在网上发布,现在政府工作人员只是利用已有数据进行汇总和考核,因此不会过多增加行政成本。

补偿模式 可否推广

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王祖武看来,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这一模式值得其他省市借鉴。

例如,此前我国很多城市制定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缺乏制约性的“硬”标准。生态补偿政策的施行,相当于把达标规划变得具体、实在、可操作。

王祖武则指出,监测数据直接与奖惩挂钩的现状有助于敦促人们更加关注监测站的建设和布局,积极解决监测布点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

但是王祖武也强调,尽管《办法》的实施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但并没有明确体现出对污染源的针对性。那么,一旦产生罚款,究竟是谁要为补偿金“埋单”呢?

“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他说,“应该通过更明确的规定,让真正造成污染的人来承担损失,而不是让纳税人做冤大头。”

王祖武认为,这套方案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随着人们对污染来源的进一步认识,质量考核方法一定会产生新的变化,形成更明确的针对性。”

《中国科学报》 (2016-01-1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