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庆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9/7 9:55:33
选择字号:
高校教授:做强自己是你唯一的选择

 

■刘庆生

偶尔在网上看到有人埋怨,现在一些学术单位(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资源(主要指硬件,例如科技平台)被某些领导和学术权威们“垄断”,导致那些没有“靠山”的“青椒”们的学术进程步履维艰。这些埋怨确实反映了当下我国学术界的一些真实的负面现状,我自己也亲眼见证了一些类似案例。

我在职时几十年来也基本没有什么科研资源,科研中分析数据要到外单位,甚至请国外学生帮忙,成果产出过程异常艰难,周期长。

记得2003年,在学院的支持下,费尽周折用学校“211工程”经费购买了一台与我研究方向相关的岩石磁性分析仪器(20万元左右)。我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多次强调,应该充分利用这台设备,出好成果。10多年来这台仪器利用率很高,学校内各单位研究人员都可以使用。

这台仪器分析数据也被国际同行认可,并发表在国际专业主流刊物上。然而,我们少数“没路子”的老师无奈只得用自己积累的科研经费购买相关设备,他们要申请学校设备经费购买科研相关检测分析仪器非常困难。

学术牛人、行政领导团队与普通教授团队之间科研条件呈现的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折射出目前学术界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况且,我也认为不能完全否定“牛人拥有丰富科研资源”的正能量效应。为此,我想从另一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年轻人,做强自己是你唯一的主动选择。要努力从牛犊做起,让自己尽快成为学术牛人。当一个单位的开明领导说,“这个单位缺了我没有问题,缺了你这位学科带头人就不行”时(一位大学党委书记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你还会缺科技资源吗?

我曾经在一篇言论中说:“拥有较多科技资源的大多数牛人和学术大腕们也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并取得了同行认可的科技成果,才成就了他们今天的学术地位,有的人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我曾对一位年轻人说过:“做强自己是你唯一选择。”他回复说:“你说得很对。我亲眼见证了多位学术牛人的成长过程,我先后有幸与五位成为‘杰青’之前的青年学者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开展过合作研究,并共同发表学术论文,有的至今还在合作,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比我小十多岁。我在中科院一个学生(本科)由于性格使然,只知道埋头做学问,不善交际,尽管成果突出,申请国家‘杰青’的路异常艰难,但是苍天不负勤奋刻苦人,第五次申请终获成功。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这真是天意。”

这些案例说明,并不是所有成功的牛人都是“靠关系”“走后门”才获得这些荣誉和资源。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你的心态就会不同,这些牛人们的经历就会成为你学术研究过程的正能量,这些牛人的今天就可能会是你的明天。

当然,我认为,作为我们大多数普通学术人,不一定非要将目标定为“成为牛人”,只要你勤奋刻苦努力,上天一定不会亏待你。因为,在我们周围毕竟“牛人”只是少数,像我在职时那样,过平凡的学术生涯也很惬意。

我在科学网上看到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给他的学生们的一封信,除了给学生们陈述了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学术理念外,更重要的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告诫”学生们好好做自己的科学研究。

我建议年轻人不妨去追踪你周边一些学术牛人的成长经历,如果你能从中获得发自内心的理解,就一定会成为激励你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动辄“愤世嫉俗”“牢骚满腹”。而看“牛人”们总不顺眼,我认为更是大可不必,那只会影响你的心情。其实,真正务实的牛人也愿意与有实力且谦逊低调的人合作,热心提携那些学术上的“绩优股”和“潜力股”,绝不是“阿斗”和“马屁精”。我看到个别并不出色的“牛人”团队中就很难产生“牛后辈”。

然而,真正牛人的团队不仅硕果累累,而且具有良好的学术作风和传承,后辈牛人层出不穷。例如我们学校的地层古生物团队,他们由三代带头人传承延续至今,首先是杨遵义、王鸿帧和郝怡纯先生为首的第一代。他们团队带头人的最大特点是——埋头做事,坐冷板凳,不夸夸其谈。

我自己长期深受国内外诸多牛人影响。我从心底里钦佩那些靠自己艰苦奋斗成长为牛人的学者,并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我的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不管任何朝代,有本事勤于做事的人终究不会吃亏。”这句话成了父亲的口头禅,也是我们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激励我们努力做强自己。这是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心路历程的一点体会,与年轻人共勉。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5-09-07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