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27 8:32:23
选择字号:
赵继宗院士:警惕头部外伤后“心病难医”

 赵继宗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赵继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颅脑外伤患者应当正确应对“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以防出现“外伤已愈,心病难医”的问题。

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恰好在天津参加会议的赵继宗参与了神经危重症监护室伤员的会诊。看过手术病人的复查CT图像后,赵继宗评价,天津当地医院处理颅脑外伤技术水平很高,脑内血肿也清除得非常干净,手术效果很好。

但他提出,经历此次爆炸事件的颅脑外伤病人应注意避免“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另外,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病人,手术3个月后应到医院将缺损的颅骨修补好。对于意识恢复较慢甚至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亲属应当增加陪伴时间,在康复的过程中,通过呼唤、音乐等方式经常与病人交流,这比长时间住院更有助于病人早日恢复。

在长达40余年的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赵继宗目睹过很多令人惋惜的病例:一些病人的头部损伤原本并不严重,经过适当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但长期负面心理暗示带来的精神压力却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迁延不愈的症状,如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这种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所导致的后果,有时甚至比头部外伤本身更加严重。”赵继宗说。他曾经在门诊治疗过一例患者,在十几岁时与人斗殴导致头部受创,当时伤情并不严重。但是30多年后,当赵继宗见到他时,本应处于壮年的患者却已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患者反复做过多次脑电图,拍过很多头部CT和磁共振片子,均未发现异常。”赵继宗说,“但亲人的过度照顾和不良暗示,让一个本应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被残废’了。”

上述情况虽然极端,却并不少见。事实上,“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在头部受创的病人中经常可以见到。与一般的肢体创伤不同,颅脑外伤病人很难通过视觉、触觉等判断自己的伤势是否痊愈。此外,在人们的认知中,大脑至关重要又具有一定“神秘色彩”,因此颅脑外伤病人往往过于担心自己的伤情。

对此,赵继宗建议,患者的亲属和周围的朋友应当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切勿过分照顾;病人本身则应理性认识自身伤情。

《中国科学报》 (2015-08-2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