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25 8:16:53
选择字号:
北京安贞医院侯晓彤:甘做幕后奉献者

侯晓彤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张思玮

心脏停跳、自主呼吸停止,整个人在“呼吸循环”阻断的状态下,接受心脏、大血管的外科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后,恢复呼吸心跳,重获新生,这有可能实现吗?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危重症中心主任侯晓彤给出的答案是:可能!

这种“奇迹”的实现,依靠的是体外循环技术。该技术可在心脏手术过程中短期替代心肺功能,进而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同时,对于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如果在心脏手术室外快速建立体外循环,还可大幅提高循环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就必须用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它或许能够实现真正的‘起死回生’。”侯晓彤说,“如果把抢救比作一场保卫战,ECMO就是这场战争的终极武器。”

从台前走向幕后

2008年,侯晓彤从心外科手术台走向幕后,开始专心从事心脏外科危重症事业,以ECMO技术的开展与更加有效地利用来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我们主要专注于把最新的器官保护方法用到病人身上,这样病人做完手术才能很好地恢复。”

2012年,魏永祥出任北京安贞医院院长。魏院长到任后想扩大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而之前,侯晓彤就向老院长申请过,想独辟蹊径,将ECMO技术应用到危重症事业当中来。这次听说医院要扩大ICU,侯晓彤又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魏院长。

谁知,新院长一句话让侯晓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想把整个ICU都交给你负责,你要吗?”侯晓彤有点踟蹰,一时拿不定主意。但他清楚,借助循环辅助技术,很多危重病人其实是可以救治的——然而,这靠他一个人可不行。慎重考虑后,他接过了“中心主任”这一重担。

把ICU武装到牙齿

将体外循环和ICU相结合,是一直以来ICU界没有人想到和做到的事情。履职心外危重症中心主任的他喊出了这个口号:“将我们的ICU武装到牙齿。”

这是什么概念呢?按侯晓彤的话说,就是病人到了他们这里,“想死都不容易”。“我们有辅助呼吸的呼吸机、辅助肝肾的替代治疗装置、为心脏手术和介入术保驾护航的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ECMO——病人实在没了呼吸,我们还有ECMO。”

“对于那些心脏功能和肺功能衰竭的患者也能够通过ECMO强大的心肺辅助功能获得生存的时机。”侯晓彤说。

自今年开始,侯晓彤就与医院急诊室打招呼,“那些病人谁都不要了,我要,用我的‘武器’救活他们。这样我们医院的绿色通道才真正叫绿色通道。”在侯晓彤看来,发展ICU是医院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全国共有74家单位能开展ECMO急救,每年约抢救800多例危重患者,其中约60例是由侯晓彤团队贡献的,且抢救生存率已达到39%。

谁来做“上帝”

这个生存率看着并不高,“因为有些地方对于生还可能性较低的患者,就不再抢救了。而我们不这样,哪怕有一丝希望就得救治。”侯晓彤说。

对于大部分病人无法判断其能否生还,就连一向有把握的侯晓彤也失算过。一次医院一位主治大夫抢救一位患者两个小时后未果,才找到侯晓彤上ECMO。“我当时觉得,即便是上了ECMO,患者也肯定不行了。但碍于这位主治大夫的情面,我还是硬着头皮做了。没想到第二天病人就清醒了。”

随着工作阅历的丰富,侯晓彤思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患者是否上ECMO更多地还涉及到伦理学问题,上的结果无非有两种:如果救活了患者,你是救世主;那么如果救不活呢?要知道许多家庭可能会因此背上巨大的负债,人财两空。” 而每每面临这样的抉择,侯晓彤脑海里就会显现出这个画面:病人魂灵飘在他身体上空,如果医生觉得生还希望渺茫,选择放弃治疗的话,患者的魂灵也会身无所依,惘然飘走;而如果医生说“试试吧”,魂灵很可能就会慢慢回到病人体内。

所以,侯晓彤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希望。“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心、找差距,揪住错误不放,错误会越来越少,把握会越来越大。”

《中国科学报》 (2015-08-2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