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考考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胡珉琦
6月7日、8日、9日,又到了莘莘学子求学生涯最重要的日子,高考已在眼前。就在今年,一则“穿越回1936年,你还能考上南京大学吗”的微信热帖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关注。当文科生们看到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部分试题时,顿感“高大上”,理科生则直呼“小意思”。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的民国时代,高考究竟是一幅什么模样?
多种招考制度
翻看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北平燕京大学国文试题,题型、内容不尽相同,有作文、翻译、修改错别字、加注标点等。不难看出,当年的高考并非统一试题。
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申国昌介绍,在1938年之前,大学都是采用独立自主的招生考试制度。那时,民国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
尽管微信发帖者表示,民国时候也有类似现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高考复习资料和报考指南,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叫做《大学投考指南》,但事实上,由于自主招生,考生的复习方式也还是得“因学校而异”。
“民国时期因为政局比较复杂,又受到战乱影响,总体而言,整个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采取过多种方式。”申国昌说,其中既有高校自主招生,也有区域联合招生,还有短暂实行了3年的全国统考招生。
他表示,为了全国统考,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就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招生简章,制定、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制定标准及录取学生。
而在抗战时期,全国统考被迫停止,民国教育部则制定和推广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
申国昌解释,所谓“联合招生”,是由民国教育部先划分出相应的考区,然后指定考区内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张卷子,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例如,1942年,全国划为10个联合招生区。昆明区设西南联大为召集学校,重庆区设中央大学为召集学校。而各个区的报名、命题、阅卷等,均由各考区自己决定。不过,招生名额需由教育部审核。
历史上,在联合招生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如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这样的人物。
民国的大学之路还有一种途径,那就是“保送免试”。例如,高中会考成绩优秀者,就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今的保送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民国学的。
不过,与现在保送生的激烈竞争不同,民国时期保送生比例还不小。申国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般而言,会考生中有15%的人可以获得保送的机会,保送生的成绩要求不低于80分(满分100)。另外,各个大学还可招“先修班”,“先修班”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可以免试上本校的大学。进入先修班的条件并不高,所修各科成绩及格,国文、历史、地理三科均应70分以上,就符合条件了。可见,保送生的要求比现在宽松多了,除了必须是优秀生,具体操作还是比较灵活的。
80年前,选文科还是选理科?
在微信发布的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入学试题中,国文考卷只有作文和翻译两种题型。第一题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释义,第二道作文题则是“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如何驾驭这样“大”的题目,不使自己的文字看上去大而无当、华而不实,难倒了一众网友。
而在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中,还有更“复古”的一种题型——“对对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明喜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国学大师陈寅恪出了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结果只有三位考生对上。一联对的是“胡适之”,一个是神话人物,一个是当代大儒,“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另一位考生则写的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
此题颇为怪异,也是当年颇受争议的考题。但黄明喜表示,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陈寅恪坚持认为,通过“对对子”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检阅考生的古文基础和国学修养。
这个年代的民国高考也被称为“一张纸时代”,科目少,题数也少。但在这种不拘一格的考试模式下却涌现出了诸多人才。
而逐渐的,考试科目开始变得充实起来。1940年,全国统考时的科目总共是8门,其中有四门必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门,要看报考志愿。文科(文、法、商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综合卷);理科(理、工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医、农科,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
对如今的理工达人们而言,当年的数理化试卷无论是题量还是难度都要远低于现在水平。试卷中甚至有相当比例的题目是名词解释和简答。
不过,文理科试题的难度差异,恰恰也体现了当时不同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的社会需求。
申国昌表示,1933年前,大学虽然分文理科,但文理生的比例没有规定,考生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选择学什么。有意思的是,193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为37566人,文科生占到了75%。尽管,社会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真实需求并非如此。
从1933年起,教育部开始实行“按比例招生法”,强行规定文科生比例不得超过实科生。1935年起,则变成直接给各校下达文理两科生招生人数。事实上,这也是中国高校“计划招生”的开始。
“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因为民国时期和现今中国在国情、教情、民情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可比性,但民国时期的考试制度确为近代教育考试体制奠定了基础,比如解放初期,在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没有建立之前,基本上是沿袭民国的招生做法。”申国昌表示,从今天看民国高考,在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及录取途径等方面都有值得反思和借鉴之处。
链接
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
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是京师大学堂,1902年首次招生。这也是废除科举后,第一次举行“高考”。
这次招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一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十分封闭,知悉的人不多,报考的人就更少了,竞争也并不激烈。因此,这次的“高考”,还是在慈禧下旨后,先由各省督抚在本地进行初试选拔,通过选拔的,再送到京师参加第二轮考试。
参加高考的学生,多数是贫穷人家的子弟。传统出仕的道路无望,生活又没着落,因为这类新式学堂有补贴,所以才报考。
然而,当时“高考”在社会上的影响,仍极为有限,这种“高考”模式仅维持了几年。
民国高考国文试题
国立中央大学:
一、作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
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二、翻译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译成白话并注明何书)
国立清华大学:
一、改正下列成语中误字
因咽废食 开书有益
折衡樽俎 谆谆善诱
临崖勒马 鞠躬尽粹
焦头乱额 读书得闲
居心巨测 变本加励
层层相因 阳从阴违
二、作文(文言白话均可)
我的衣服
北平燕京大学:
一、作文
忆母校
我们的时代
二、加新式标点符号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虽其义逐声韵旨存比兴而深探本源实能自成一子之学与夫专门之书初无差别(摘编自网络)
《中国科学报》 (2015-06-05 第6版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