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5/20 11:13:32
选择字号:
光明日报:中国制造如何实现由大变强

 

图为历经5年多的生产、总装和调试,甘肃省制造的首台盾构机——“黄河1号”近日在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下线。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将为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制造2025》被称为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其中有哪些亮点,如何将该规划落到实处?

进入制造强国第二方阵

根据国家规划,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将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将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苗圩表示,一方面国际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要改变我国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低端的现状,向中高端迈进。引领和带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方向设定在哪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在哪些领域加快发展,这些是《中国制造2025》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二三四五五十”

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将从哪些方面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苗圩表示,大致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来概括。“一”,就是一个目标,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二”,就是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制造业发展;“三”,就是“三步走”的战略;“四”,就是确定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等四项原则;“五五”,是有两个五,即坚持包括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在内的五条方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十”,则是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等十个重点领域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突破。

纵览《中国制造2025》规划,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是引人注目的“干货”。为什么要设立五大工程,具体的实施计划是什么?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一些市场做不好、做不了的工作,就要在国家层面推动,五大工程就是其中体现。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为例,就是要整合创新资源,利用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提高创新能力。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看来,十个重点发展领域是基于行业发展特点而选定的。这些行业领域一方面要有发展潜力,今后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还要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

“1+X”保落实

从第一次出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到最终发布,《中国制造2025》一直备受关注。作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行动纲领,如何将其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中国制造业的变强之路是否顺畅。

李北光表示,落实《中国制造2025》可以细化为“1+X”,“1”就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这一总纲领,“X”就是为支撑这个“1”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行动计划、专项规划等,大约十个左右,把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列出来,由各个部门协调推进。这些措施将落实到五大工程十个重点领域中去,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布实施细则。

“《中国制造2025》为解决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政策。”李北光介绍说,在财政领域,明确指出,要推动财政资金向高端装备、技术改造等方面聚焦;在金融方面,鼓励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大型集团开展产业和金融结合的试点。(本报记者 杨 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