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27 9:18:40
选择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

 

■本报记者 韩天琪

十多年来践行着生活美学,刘悦笛坚信:“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地生活! ”

足迹遍布世界殿堂级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馆,徜徉于中国与全球、当代与古典、感觉之学与践行之道之间。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悦笛——一个“生活美学”的倡导者。

感性与理性的内心平衡

说起与美学的缘分,刘悦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坦言,只有在中国,美学与社会才形成了如此独特的关联,世上绝无仅有。而上世纪80年代美学热和文学热的余绪也深深影响了他的美学道路。

“从个人成长来说,一方面对审美和艺术有感悟,另一方面则是对思想和思辨感兴趣,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在内心始终有种平衡,而美学恰恰是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的学问。”正是出于这样一份情结,刘悦笛从大学起步到北大博士后研究直到中国社科院工作,皆以美学为志业。

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刘悦笛就试图建构一整套的“生活美学”本体论,后来连续出版了作为原理建构的《生活美学》、作为美学体系的《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作为生活审美化描述的《生活中的美学》和作为古典美学梳理的《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哲学家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契合了当时的启蒙思潮,而生活美学则是新世纪的“新美学”,与当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相匹配。十多年来,关于实践美学与生活美学的话题,刘悦笛与李泽厚先生多有争论,而让他感触最深的则是:“有次从先生家里出来时,先生最后说道:‘要接着我的实践美学,去做你的生活美学!’”

何种生活值得追求

在其新出版的《世界又平又美:全球美学地图》一书的序言中,刘悦笛曾这样写道:“宗教要回答‘生活值得过吗’,美学则回应‘何种生活值得追求’。”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学是作为第一哲学而存在的,由历史而引发的人生感触和生命把握又使审美形上再出新境。

“美学能成为生活的理想。”刘悦笛断言。

在刘悦笛看来,华夏民族由古至今,宗教始终未成为主宰,这恰恰源于中国人“一个世界”的世界观,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标举“美育代宗教”正建基于此。“美学本意即感性学,人生的基础原是感性的,而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感性的,儒家所讲的‘孔颜乐处’就是这种高境。中国古典美学不只是西学的‘感’学,更是本土化的‘觉’学。”美学恰恰是一种幸福之学,生活美学自本生根于华夏,由此“审美代宗教”才可能成就理想之路。

“审美生活观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而且如今也具有了全球性的价值。”刘悦笛在美国做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期间结识了当今美国著名思想家亚历山大·内哈马斯,在彼此的思想交流中,内哈马斯曾惊叹道:“不仅欧美有生活艺术智慧,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更具有生活美学传统!”

用双脚走出《全球美学地图》

从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到纽约、芝加哥,从博洛尼亚、柏林、慕尼黑、到维也纳、萨尔茨堡、布达佩斯,从以弗所、米利都、伊斯坦布尔到京都、奈良、大阪……刘悦笛用自己的双脚行走出了一幅《全球美学地图》。

“雅典一地就走了十多家博物馆,纽约画廊则走了两百家都不止,最近自己去墨西哥又走了十多家。乌菲兹、巴杰罗、布雷拉、贝尔加蒙、法隆寺、大都会、德累斯顿、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我更喜欢一些,慕尼黑、奥地利、威尼斯和纽约的艺术馆都形成了群落。”刘悦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

这其中最令刘悦笛倾心的是奥地利,“因为那里就像‘艺术的家园’,那种典雅的亲和感让我想栖居在那里”。

像当年朱光潜和宗白华两位美学家都曾饱游欧洲一样,经过一番美学游历,刘悦笛试图深描出全球美学这幅多元文化的彩色拼图。“欧洲百余家艺术博物馆是怎样运作的?美国文化艺术如何取得全球的霸权?当代中国艺术究竟是怎样操作的?中、日、韩的审美生活又有何差异?”在艺术与美学的面纱之下,隐藏着刘悦笛对于文明的反思。

审美地生活

刘悦笛始终认为,生活美学既是“感觉之学”,更是“践行之道”。

“生活美学呼吁——人人都要成为‘生活艺术家’!”生活美学的践行在刘悦笛看来应该渗透到林林总总当中:从饮食、饮茶、妆容的“生理的”生活,闲居、交游、雅集的“情感的”生活再到琴棋书画、园林苗圃、游山玩水的“文化的”生活,皆可纳入其中。“审美地生活是每个个体将自己的人生作为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生活艺术是大写的艺术,书画音乐则是小写的艺术。”刘悦笛说。

他认为,生活美学家们要始终积极地向感性的生活世界开放,他们善于使用艺术家的技法来应对生活,他们将审美观照、审美参与、审美创生综合起来以完善生活经验。给予艺术家以生活的前缀,就是在将艺术向下拉的同时,将生活向上拉。

“只有成为所谓‘生活的’艺术家,生活才能成为艺术家般的生活;只有成为生活的所谓‘艺术家’,艺术与审美才能回到生活的本真态。”刘悦笛认为,这才是审美与生活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审思是理性的,只有理性主义者才会说,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生活却是感性的,人们在生活中所追寻的幸福方式恰恰是“生活之道”,“生活美学”在此尤为重要,它是具有全球价值的一种思想和践行。

十多年来践行着生活美学,刘悦笛坚信:“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地生活!”

《中国科学报》 (2015-03-27 第5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