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等5位全国人大代表就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地方队能不能成为国家队?”
未来,想进一步提高质量、深化改革,中西部高校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我们中西部的大学特别恳请,什么时候能够让我们这样的‘地方队’成为‘国家队’,在适当的时候让13个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的省能得到中国发展的红利?”郑强坦言,他最渴望的就是能享受到“结构上的红利”。
李建保表示,建好一所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支持,“海南省的博士点、博士生数量都很少,一个学校只有40来个博士招生名额,根本不能满足科研和地方高层次人才需求,希望博士点和博士生招生数量能够增加。同时,对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地区的地方重点大学给予生均拨款支持,将国家给地方高校专项经费的一部分转化为常规性拨款。”
区域倾斜至关重要。而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恰恰是此前颇受关注的地方本科转型。
“地方高校要把主要目的设立为培养能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是结构调整。”郑强说,过去在专业设置上,大家往往“看哪个热闹都去干”,现在必须转换思路,办出特色,“比如我们的白酒学院,绝对是中国白酒的‘黄埔军校’,这就是特色。”
“充分信任高校校长书记的办学能力”
2014年,国家明确强调将“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可过去“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难题究竟该如何破解?
罗伟其认为,破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二是加强监管,强化高校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既要减少对高校的各种检查评比和影响,充分相信高校校长、书记的办学能力和治理水平;还要把高校章程建起来,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这样高校就不会乱、接得住、管得好。
“一是把该属于高校的自主权,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制定等下放,高校依法遵规地实施好这些权利;二是取消和下放了对高校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对民办高校校长的聘用核准、学校举办一些重大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学校内部教学科研机构的设置等。三是只保留了教师资格认定等必要的对高校行政审批的事项。”沈健表示,江苏省主要通过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做好服务等,扩大落实了高校办学自主权。
“教育不是为了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
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自主招生制度成为关注焦点。
“教育本身不是为了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谢和平表示,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多元选拔、分类培养,使每个人的兴趣都能发挥、特长都能展示。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在于促使考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愿意读、能激发潜力、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专业,也使高校更加自主地选择适合学校的高质量考生。
如何避免甚至是杜绝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谢和平认为,制度建设必不可少。“川大自主招生是临时库里选专家,临时出题考试,核心是当场考出真才实学;特长生招生录取全程录像,如果有任何质疑,随时可以调出录像。只有通过阳光招生和真才实学的现场专家考察,才能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原标题:地方大学渴望享受“结构上的红利”——人大代表谈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