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直戳高教领域痛点。他说,在职务后面加上“副部级”是一件丢人的事。龚校长的观点成为教育“去行政化”的又一个形象表述。
两会期间,“去行政化”依然是科教领域代表、委员在发言中频繁出现的词汇。
那么,去行政化到底是要去掉什么?或许去年以来发生的几件事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两会召开前不久,“透明计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事件使科技奖励制度成为议论的焦点。中国计算机学会发文“建议政府退出国家级科技奖励评审”,一时舆论哗然。
无独有偶,在全国政协会议科技界分组讨论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苏国萃委员,曾向媒体回忆过一次调研见闻。几年前,一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项目申报科技奖项时,获奖单位排名中,竟然是地方政府排在第一、二位。而真正承担科研任务的研究所,却只能排名末位。
对此,科研人员颇有意见,许多科技大咖根本不申请科技奖励。在他们看来,科研成果的评价,应该交给同行,而不是政府。
行政力量在另一种“评选”中的干预也多被诟病。过去,院士增选可以由单位和归口部门推荐,这种制度设计为行政主导学术资源、权钱交易等创造了条件。所幸从今年起,两院均对院士增选细则进行了修改。
行政力量的干预绝非仅仅涉及科研成果、科研工作的评价,这种力量几乎无处不在。
记者采访中,经常听到科研人员讲述科研经费报销难、“三公经费”一刀切带来的诸多麻烦。
而在教育界,大学校长由政府任命,并享受行政级别的做法已成惯例。近期部分大学校长频繁更换的新闻,更让公众对于高校“行政化”滥觞有更真切的了解。
“要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科技部部长万钢在3月11日的记者会上提出,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众创新创业、小微企业等各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为“去行政化”指明了方向,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让科学教育回归其本质,无疑是根本所在。
《中国科学报》 (2015-03-1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