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陆琦)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和《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表明,201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75~1993年)高111毫米,较2013年高16毫米,居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均超过100毫米。
分析表明,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1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气温、海温、气压等是引起海平面升高的重要因素。
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缓发性灾害,其长期累积效应造成海岸侵蚀、咸潮、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灾害加剧,沿岸防潮排涝基础设施功能降低,高海平面期间发生的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加。对此,专家建议在科学评估和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海岸类型制定适宜的防护措施,提升沿海地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4亿元,死亡(含失踪)24人,均低于近10年平均值。
《中国科学报》 (2015-03-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