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校长林建华:
大学精神不允许尔虞我诈奉承迎合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2月16日 03 版)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诸葛亚寒)时隔4年多,林建华回到北大,成为这所知名学府117年历史上的第27任校长。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北京大学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中央、国务院决定,林建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免去王恩哥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另有任用。
对北大师生而言,新校长林建华并不陌生。除去赴德国、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5年,这位北大77级化学系本科生在北大学习、工作的时间长达27年,先后担任过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等职务。
2010年12月,林建华离开北大,出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又赴任浙江大学校长。“自幼安静、生性恬淡”的林建华过去的这4年多过得并不平静。
2013年,林建华经历了两次网贴引发的风波:3月,一篇题为《重大之殇——讨校长檄》的帖子将矛头直指林建华所推行的重庆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6月,在调任浙江大学校长之际,一份“浙江大学全球各地校友会负责人联合声明”现身网络,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一份“反对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公开信也在网上流传。此后,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曾辟谣称,从未发布任何有关校领导任命的声明,并称将全力支持新任校长的工作。
“抵制”风波虽未影响到林建华赴浙大履新,但也给他带来了压力。在浙大的就职讲话中,他表示“要卧薪尝胆,摒弃浮躁;要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要抗住压力,坚持正确方向”。在浙江大学不到20个月的校长任期内,林建华不仅建立了新的研究所和中心,招揽国际优秀教授和优秀年轻人才加盟,还推动了学校8个院(系)综合改革。
对于颇受质疑的重庆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林建华曾在去年两会期间对媒体回应称,“改革肯定是有争议的,因为触动了既有格局”。但他认为,重庆大学的改革比较健康,“大家都是很赞成的,学校师生都受益了”。
除去带有争议的学部制度、人才引进和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林建华在重庆大学期间改造教学楼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增加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补助等举措受到师生欢迎。尤其是装空调之举,“从蒸笼回冰箱的快感”被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列为“爱重大的N个理由”之一。林建华也被重大学子亲切地称为“林Sir”。
无论是在重大还是浙大,高校校内改革是林建华一贯推动和致力的。在他看来,中国大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内涵建设,“只有更加关注内涵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在北大担任校领导期间,林建华就已经表现出善于改革的特点。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浙大83级校友吴凯认为,林建华是一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低调行事、为人谦和、儒雅有德、重视教育、视野开阔、明辨事理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吴凯曾撰文提到,林建华担任北大副校长和教务长后,将工作重心放到全校的学科建设和本科生教育上,并开中国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新举措的先河,建立了本科一年级学生顾问老师制度,帮助新入学本科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自2008年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卸任后,北京大学7年内已3次易帅。不少人担心,校长任期过短会导致学校发展缺乏长期规划。有媒体认为,多年执掌北大新时期改革的林建华或是北大频繁换帅时期校长的最佳人选。不少北大学生今天在微博、微信上表示“欢迎校长回归”。
今天,在以校长身份发表的首次演讲中,林建华表示,过去4年多北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优秀学者聚集北大,学术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建章立制成果显著,这些发展和进步为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大学发展,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林建华说。
“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同朱善璐书记(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记者注)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林建华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