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劲松
当前,我国大学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不少大学博物馆正在筹建、兴建或改扩建中。一方面,我国大学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内部专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却很落后甚至低下。那么,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和综合改革,越来越多的大学博物馆将以怎样的担当破除自身围墙,破解“大学博物馆何为”这一命题?
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能否树立大学博物馆的转型与担当意识,在借鉴海外著名大学博物馆建设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的过程中,确立现代博物馆运营理念,形成走向社会、开放办馆的共识。
大学博物馆与文化育人
大学博物馆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实践平台,更是大学公共文化传播机构,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形象和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厘清大学博物馆自身的文化认知与定位,是推进当下大学博物馆建设与文化育人工作的前提。总体上看,大学博物馆应该具有四项主要职能:一是专业教育实践,以拓展教育教学实践功能;二是学术研究和学科传承,以延续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及支撑;三是科学人文精神普及与传播,以深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文化育人;四是社会公众文化服务,以展现公共教育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价值辐射。
因此可以说,文化育人是大学博物馆的内在品格,保存、传承文化记忆是大学博物馆的本质属性,弘扬、创造先进文化是大学博物馆的价值取向,立足专业教育实践、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是大学博物馆的基本理念,以育人为本、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是大学博物馆的核心要求。大学博物馆建设惟有秉持这些理念,才能突破自身机制与认识不足。今天,大学博物馆已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象牙塔中。大学博物馆将烙上文化育人的永恒印迹,逐步成为社区、城市乃至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表征和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海内外大学博物馆建设的启示
许多年前,关于大学博物馆到底应该主要服务教学科研,还是服务社会大众,曾经在西方大学和大学博物馆界引发过激烈的争论。虽然现在看来,这样的争论似乎已经由于信息科技时代的全方位、立体化到来变得微不足道了,但这一分歧仍然应该引起大学人特别是大学博物馆从业者的高度警觉。
长期以来,世界知名大学都有建设和完善博物馆的传统。这些大学博物馆逐渐成为反映大学文化积淀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有的甚至是某些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或文化研究中心,其影响超越了一般的大学内设组织机构。于是,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范畴探讨大学博物馆建设的一般模式及分类,考察海外著名大学博物馆建设模式与经验,有助于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反思我国博物馆建设的成效与缺失,进而以国际化的视野与标准进行探索和努力。
此外,大学博物馆发展的联动协同机制,也是当下影响和促进大学博物馆自我生长的关键。譬如两年前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成立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已经吸纳了80多所大学博物馆会员单位。该组织一方面统筹和整合了全国高校的博物馆资源,为拓展大学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与育人功能搭建了良好的公共平台,成为促进大学博物馆开展海内外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联盟致力于推动文化育人成为大学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与生长基因,逐渐成为大学、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协力推进大学博物馆建设的“催化剂”,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大学博物馆目标使命与运营理念的确立。
大学博物馆运营管理与发展趋向
相对于国家级或社会专业化大型博物馆,当下大学博物馆大多具有“小而精、专而深”的特点,同时在标准规范、机构人员、经费资源、条件保障、社会支持等方面也具有较大局限性,甚或处于大学及社会的边缘地位。在此背景下,大学博物馆当然不能完全照搬社会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运营大学博物馆的理念更新,归根到底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母体的作用,扬长避短,才能完成其担负的文化道义与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信息化和全媒体传播时代,大学博物馆同样面临着全媒体化、信息化的冲击与抉择。例如,如何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拓展自身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能否掌握利用全息摄影、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怎样适应大众传播媒介由浅入深的融合,使大学博物馆运营成效从“物理变化”趋向“化学变化”?这些问题对大学博物馆传统管理方式而言,既是机遇和挑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学博物馆作为大学的文化基因、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连接大学与社会公众的文化纽带、推进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营策略及发展对策,促进大学博物馆的数字化、全媒体化建设和网络拓展,才能实现向公益性开放、向学术型增强、向资源性拓展、向综合性深化、向国际化互动的发展新趋向。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中国科学报》 (2015-02-05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