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详解三峡工程四大效益 |
|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2013年被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评为“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卓越成就奖”。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巨大效益是举世公认的。不过,这些年来,对于三峡工程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等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在公众中造成一定影响。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怎样科学评价三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对此,记者近日专访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
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四大效益“不可替代”
钮新强指出,三峡工程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防洪。这是第一位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造成过很多次严重水患,远的不说,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就让人记忆犹新,那次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通过三峡调蓄,现在荆江河段防洪能力已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像1870年那样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通过运用荆江地区蓄滞洪区,也可保障荆江河段防洪安全。可以说,在保护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涝灾害方面,三峡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三峡工程建成以来已拦蓄洪水数十次,长江下游未再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第二是发电。三峡电站发电规模居当今世界之最,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2500万吨的特大型油田。截至2014年,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81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2.65亿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6.9亿吨。三峡电力的送出范围是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广东电网,供电区域覆盖中国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0%;受益人口6.7亿,占中国人口的50%。
第三是航运。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但是,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黄金水道,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规划提供了战略基础。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航道水流湍急,险滩密布,航行条件极为复杂,通航能力较弱,运输成本较高。三峡工程建成后,使三峡上游660公里的航道成为深水航道,同时,枯季调节流量,增加了下游航道水深,改善了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一年中有半年以上可从武汉直达重庆,使这一航道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船舶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也大大提升。2011年,三峡船闸总货运量突破1亿吨,比原先的规划提前了整整20年,是蓄水前平均年货运量的10倍。
第四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极度水资源缺乏”,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十分重要。长江天然来水季节性特征明显,时空分布不均。每年汛期,三峡工程以防洪为主;枯水期,则以抗旱补水为主。每年汛前,三峡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运行,腾空库容以拦蓄洪水,汛末开始蓄水,逐步抬高水位,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三峡水库近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通过科学调度,蓄丰补枯,可优化和调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保障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和航运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清洁电能,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汶川地震、极端恶劣天气与三峡工程无关
“汶川地震与三峡工程有关”“极端恶劣天气与三峡工程有关”……最近几年,这样的声音时有耳闻,尽管有专家学者作出了一些澄清,但似乎没有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钮新强对此进行了详解。
发生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构造带与三峡水库所在的上扬子台褶带,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两者所处的区域构造条件和活动特点截然不同,其间尚有构造稳定性很高的四川台拗(四川盆地)相隔,完全没有构造上的联系,而且三峡水库的库水与龙门山构造带不存在任何的水力联系,因此汶川地震的发生与三峡水库的蓄水没有关系。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特别是西南地区秋冬春连旱,有人提出是否与三峡水库蓄水有关。钮新强指出,从目前的综合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现阶段三峡工程蓄水对库区周边的天气气候影响范围约在20公里以内。近年来三峡库区及其临近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我国其他地区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一样,是由于大气环流和大气下垫面热力的异常所致,而海洋温度和青藏高原积雪的变化又是主要因素。三峡水库无论是面积还是容量,与周边海洋、青藏高原相比都不是一个量级,只可能对库周局部气候有微小影响,而不可能改变整个库区乃至川渝地区大范围的气候。
此外,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以下的长江中下游整体水质在蓄水前后无明显变化,总体保持稳定在Ⅱ、Ⅲ类。三峡以上库区干流的水质良好。主要控制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大部分水质稳定在Ⅰ至Ⅲ类;库区一级支流水质与干流水质基本一致。当然,要保持长江水质的持续稳定,必须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水库特别是支流、库湾的水质,遏制“水华”频发现象。
至于三峡水库建设与蓄水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待长期观察。应当说,长江珍稀水生生物面临过度捕捞造成的鱼类资源减少,以及江湖阻隔、采砂和航运等多种人类活动的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华鲟等物种的保护。
“对于三峡工程,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利弊分析法。”钮新强说,“三峡工程从论证、决策、兴建到运行,凝结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全国亿万人民的期盼、千万工程建设者的心血、百万移民群众的奉献。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