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思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2/7 9:06:42
选择字号:
彭思龙:将事业嵌入历史 未来中国科研的重心

 

■彭思龙

在听取一位学生对未来工作构想后,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事业嵌入到历史的发展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理所当然要看这份工作在中国未来几十年中是否具有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对未来有所认识。

就我个人的认识,中国和世界都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年代,其中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中国的复兴和美国的衰落这两个同步进行的事情。这个结论不是一个人作出的,而是很多战略家共同的意见,即便美国也有不少人认可这个结论。在这个大的框架下,考虑中国未来的需求就显然不那么特别困难。中国如果要真正替代美国,就必须做出美国做不到的事情,解决美国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一些问题在中国似乎是必然要遇到的。中国未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又可以细化为若干类问题。就我个人的浅见,下面的问题可以作为参考。

关于环境保护

人类自从工业化革命开始,就开始了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包括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对森林的掠夺性开采,化石燃料的超量使用导致的排放、垃圾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从工业化开始那一天就始终存在,世界各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两百多年的摸索,非常遗憾的是,问题迄今更加严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抑制。美国和欧洲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在某些细节上有了一些进步,比如汽车排放技术的提高、农药的升级等,但都没有产生本质的改善。发达国家仅仅是通过污染工业的转移让自己干净。中国就不能效仿欧美那样进行污染工业的转移,只能从根子上解决工业生产的方式方法以及生活方式。

围绕这个问题,个人以为生物工程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不断衰落的将是化学工业和依赖化石燃料的生活方式。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副作用,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解决现代工业技术的替代,彻底放弃现在的工业模式。能够给我们启发的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发达,除了其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之外,中国饮食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利用生物进行转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和生物制品打交道,各种食品的制作过程或多或少都使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最大的特点可能就在于其是环保的,同时通过生物过程,将食物中的有害物质或者不易利用的物质进行合理的转化,在提高食物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食物对人的伤害。农药的使用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替代。

关于能源利用

能源始终是工业技术的软肋,离开能源就没有工业。在未来,能源也不能仅仅依赖太阳能、风能、水电和核能等。这些现在所谓的环保能源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有时候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风能的过度开发将影响大气循环,太阳能的总量有限,核能的废料以及储量都是这些能源的本质弱点。生物能源或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毕竟生物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机械方式没法比的。当然,生物能源也是太阳能的一种形式,其总量也是有限制的。因此,无论从何种程度来说,人类所能利用的可持续能源是有限的,相信未来的世界将出现能源配额,而不是随意使用。人类需要学会克制,学会简朴,而不是任性的奢侈浪费。

关于毁灭性战争的避免

威胁人类发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战争,尤其是核武器的出现,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现代战争变得更加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的世界必须完成对于核技术控制使用的任务,否则人类将时刻生活在核的恐怖中。在当前,面临霸权的衰落,美国和俄罗斯海量的核武器何去何从是个大大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一小时全球打击能力的快速实现,人类正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而这条道路正是美国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中国也在复制这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的终点没有赢家,最终的结果就是共同灭亡。中国如果成了世界领袖,就必须解决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而不是独霸。

关于人类幸福感

人类到现在为止还停留在不断扩张的道路上,似乎人活着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其实,就当前的科学技术而言,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生存的必需,人类的相当一部分已经从温饱逐渐走向奢侈和腐败糜烂,这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出了问题。在未来人类需要学会生活,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按照既有的速度发展,地球将无法承受,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即便未来我们可以移民火星,也不能改变这个残酷的现状。人类需要学会自己主动的幸福,学会和地球共存,敬畏自然,降低人类自身的姿态,可能是未来世界的人们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未来世界的人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宗教。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消化吸收近代和现代西方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中国人积累下来的一些思想,给世界提供另外一种愿景。

总的来说,现在的世界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勇于迎接这些挑战,中国未来才可能真正发展好,世界的未来才真正值得期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5-12-07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