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斐 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1/25 10:35:51
选择字号:
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技术示范效果显著

 

本报讯 从“收穗”发展为“收粒”,是玉米生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在辽宁、山东、新疆等全国13个玉米主产省(市、区)组织了32场玉米籽粒收获现场观摩会,相关区域国家玉米产业体系专家及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专家协作开展了相关活动。

作科所的研究人员早在2010年就提出,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我国现代玉米生产的必由之路,而机械籽粒收获是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

自2010年起,他们在全国典型生态区建立试验示范点,从各地征集品种,筛选推荐适合当地机械籽粒收获的品种,系统研究影响籽粒收获质量的关键因素,动员种植大户、合作社购置收获机械、建立烘干设施,组织各种形式的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在没有收获机械的地方,研究团队租用收获机械,一处又一处地作现场演示,宣传现代玉米生产理念和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

目前,研究团队已采集了上千块粒收田块的测试数据,制定了《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籽粒直收技术规程》和《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测产验收方法与规程》。与此同时,集成玉米增密种植、单粒点播、机械追肥、籽粒直收、秸秆还田为核心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被农业部遴选为主推技术,为玉米籽粒收获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科学支撑。

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玉米生长季节短、农户人均种植面积少,玉米直收存在困难,研究团队于2012年在中国农科院新乡基地率先开展了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收获可行性的研究取得成功。在2015年10月8日举行的新乡基地玉米籽粒直收现场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玉米籽粒收获技术一举解决传统秋收需收棒、人工扒皮、机械脱粒、人工晾晒等繁重、复杂的工序,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此外,为了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籽粒收获技术,团队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探索籽粒直收、秸秆打捆、沼气应用、沼液沼渣还田相结合的循环农业。今年9月29日,在河南临颖试验示范现场,8台联合收获机对6000亩玉米进行了籽粒收获和秸秆打捆再利用,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籽粒规模化收获、秸秆处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物栽培生理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少昆研究员介绍,根据在全国多点调查,籽粒直收比人工收获每吨可直接降低成本约200元、比机械摘穗降低成本约100元,并且可避免人工、机械摘穗收获在拉运、晾晒、存储、脱粒过程的损失以及霉变问题,提高玉米产品质量。通过机械籽粒直收,改变玉米生产方式,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提升我国玉米生产竞争力的重要出路。(卫斐 李晨)

《中国科学报》 (2015-11-25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