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0/23 9:35:39
选择字号:
冯德培与诺贝尔奖的缘分

 

■萨苏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向中国科学家抛出了橄榄枝,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国外两名同行分享了这一奖项。

这应该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和科研努力的一份重要承认。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科学事业曾长时间处于爬坡状态,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上艰苦跋涉,但颇有一些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之间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缘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命科学的肇基人之一冯德培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冯德培,浙江临海人,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委员,神经生理学家。192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院,随后留校任生理学助教。193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重庆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建国前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名誉所长,华东分院及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英文版《中国生理科学杂志》名誉主编等职务。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这位在神经和肌肉能力学方面独有建树的科学家,或许不是屠呦呦获奖之前和诺贝尔距离最近的中国学者,但可能是缘分最深的一位。

首先,冯德培先生的导师希尔(A.V.Hill)便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希尔在1922年由于在肌肉力量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1930年秋,冯德培进入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这位著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家。希尔对于冯德培十分欣赏,当冯德培即将结束于希尔实验室的工作时,希尔对他说:“你在这里的大部分工作是你独立做的,但人家仍会认为你是在我指导下做的,你要回去开创自己的研究……”实际上,冯德培在希尔的实验室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多有建树。他在研究肌肉热弹性时,观察到静息肌肉被拉长时放热显著增加,又证明静息肌肉被拉长时氧消耗也增加。这种反应在世界生物医学界被称作冯氏效应(Feng Effect)。在希尔身边工作了三年,冯德培发表了九篇重要论文,其中五篇是独立完成的。希尔对冯德培十分看重,德国《生理学成就》杂志曾邀请各国生理学权威按其主要研究成就撰写专题的综述文章,当时邀请希尔撰写关于神经代谢方面的文章,希尔却推荐由冯德培来写。他的《神经放热》一文1936年发表在该杂志后,被学术界认为是神经能力学方面的权威性参考文献。

由于成绩突出,希尔认为冯德培应该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故此推荐他前往另两名科学家艾德里安(Edgar Douglas Adrian)和谢灵顿(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的实验室进修,他们两人是脑电波图的开发者,并在1932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冯德培在艾德里安的实验室很快取得成果,解决了一个连艾德里安本人都颇为头疼的问题——钾离子与神经伤损后恢复的关系。艾德里安觉得不可思议,自己重复了冯德培的实验后才证实这一成果的正确性。

冯德培和谢灵顿爵士失之交臂。冯到达谢灵顿实验室工作的时候,这位科学家正因为丧妻而意志消沉,暂时无心工作。他安排一名年轻的英国科学家与冯德培合作。这个年轻的科学家便是在196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埃科斯(John Eccles),两人相交莫逆,以至于后来埃科斯到澳大利亚工作后,仍然对《中国生理科学杂志》翘首以盼——主要目的便是看冯德培的文章。

从伦敦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冯德培在希尔推荐下到美国工作,他在费城实验室与一群年轻科学家共同进行生理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他们中有一个长得像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相结合的家伙哈特林(K. Hartline)因为在视网膜电生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

1934年夏天冯德培回国,开始了独立研究的历程。他的成果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领导的实验室,为当时正在形成中的化学传递学说提供了证据,有些实验直接补充或推广了英国药理学家戴尔(Henry H. Dale)的理论。戴尔后来正是因为化学传递获得了诺贝尔奖。同一时期,冯德培提出钙影响神经递质释放的见解,接近英国生理学家克茨(Bernard Katz)的结论,克茨后来因为对神经肌接头递质释放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获奖后,克茨感慨说如果不是日本侵华,冯的研究被打断,这个诺贝尔奖或许应该属于冯德培了。

冯德培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建国后参加牛胰岛素合成工作。杨振宁回国考察期间,对这项成果非常推崇,提出由他推荐将其列入诺贝尔奖提名名单。冯德培先生是这项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也曾被列入我国相关部门研定推荐获奖者的大名单中,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这项研究未能获奖,令人惋惜。

1995年4月,冯德培在上海逝世,生前,他不但是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而且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印度等国家的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名中国科学家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科学院人不会忘记冯先生的教诲 ——“科学家永远不应离开实验室。”

《中国科学报》 (2015-10-23 第6版 历史)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