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6 11:17:41
选择字号:
中青报:谁泄露了被抄袭的项目申请书

 

2014年岁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了2013至2014年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并向社会通报了7个触碰学术“高压线”的典型案例。基金委2014年共收到206件投诉举报,审议33件,处理34人。近5年来,共发现学术不端案例227件,对其中195人及11个依托单位作出了相应处理,撤销已获资助科学基金项目7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

自然科学基金是为支持基础研究而设立的专项基金,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各省市也相应设立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其财政投入已从1986年的800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190多亿元。

在被通报的7个案例中,有3个属于弄虚作假,涉及篡改出生年月、变造学业简历和相关证件,重复申请不同类型的基金项目并有意造假等,其余4例都涉及抄袭剽窃他人基金项目申请书,其中“宁夏某大学王剑锋全文抄袭剽窃他人基金项目申请书并造假”“广西某大学曹云飞花5000元从网上购买基金项目申请书,并大篇幅套用和抄袭他人学术思想”……

查阅基金委近两年的处理通报,笔者发现还有多起类似情况:河南某高校皇甫玉高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他人2009年度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四川某大学万昌秀等出版的专著《材料仿生与思维创新》第189页到191页抄袭他人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的立项依据”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基金委的统计数据,科研不端行为主要发生在项目申请阶段,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发生的不端行为占科研不端行为的比例约为80%。

问题是,所有的科研项目申请书中所列的研究计划应该是原创,其中涉及学术思想、理论以及技术秘密,虽然目前各类项目申请书没有所谓版权,但是基金委明确要求每个评审人保密、不得外传。那么,至今出现的多起申请书被抄袭案例,泄露环节到底在哪里?是评审环节的问题吗?

有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直言,现在写论文和申请书时不得不顾忌各种可能的“流出”,特别是有独特的构思和突破时,写申请书反而会畏首畏脚,导致写出来的项目申请空洞化。有时甚至还出现过被毙掉的论文,被别人拿去发表的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申请书的泄露与交易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报道显示,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发了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并启用。系统分别对申请书整体及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创新点方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结果让人咂舌。例如,山东某大学任升峰抄袭剽窃他人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经项目相似性检查系统比对,其2012年度基金申请书与其他人2008年度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高度相似:整体相似率95.1%,立项依据相似率95.95%,研究内容相似率99.2%,研究方案相似率95.4%,创新点相似率100%。

系统还曾检查出湖南某大学彭国星与福建某大学余文琼申报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度相似。经比对,彭国星2012年度申报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余文琼2012年度申报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整体相似度为97.1%,立项依据相似度95.9%,研究内容相似度99.3%,研究方案相似度98.5%,创新点相似度100%。经调查,彭国星与余文琼花钱从网上“中介公司”购买了同一份申请书!

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是基金委一以贯之的态度。对于通报的那些学术不端行为,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规定,对已资助的项目给予撤销,追回已拨经费,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4年至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资格。但是,面对确凿的申请书“流出”,以及赤裸裸的交易,有关部门还应该彻查,比如那些抄袭者为何能够得到他人申请书?另外,对申请书的版权,是否该予以某种形式的保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