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洁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26 9:54:41
选择字号:
邢福武:踏遍青山迷植物

 

■本报记者 李洁尉

在野外,一棵树的叶子上下都不一样。如不亲临现场,永远都搞不清楚。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做起研究来才得心应手。

邢福武在非洲考察时与当地人合影。

盛夏的羊城骄阳似火,研究所放高温假。记者试着打电话过去,他果然在办公室。“放不放假一样上班,几十年来一直如此。”淡淡一句话,道出了这位科学家以事业为重的生活习惯。他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植物分类学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邢福武。

今年广东省科技奖颁发,邢福武作为主持人申报的“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一等奖,这是广东省林业领域第一个获省级一等奖的项目。而邢福武等人主编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海南植物》,则有着“首部热带雨林彩色植物的户口簿”之称。

“我有一个想法,植物科学家要到外国去,研究外国的植物并写成植物专著。”一见面,邢福武就向记者谈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邢福武这个想法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已付诸行动,他和同事刚从非洲和美国考察归来。“以前是外国科学家来研究我们的植物,现在我们也要到外国去研究。不要老是别人来研究我们的植物,我们也应在国际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有自己研究的成果,从而提高我国植物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这次,邢福武和同事们在美国南部调查,在非洲、欧洲考察,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开展工作。“植物资源不仅对植物科学研究有价值,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意义重大,一种植物、一个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踏遍青山

30多年前,来自海南文昌的邢福武来到广东读书,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他极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要肯努力没有学不懂的,努力做总会有发展的机会的” 。

生物学研究周期长,靠积累,要有恒心。邢福武开始工作的头十年主要是奠基础,没出多少成果,但此后则厚积薄发——1996年,刚到“不惑之年”的他则主编了《南沙群岛及邻近岛屿植物志》。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邢福武就极为关注祖国南海的西沙和南沙群岛。有一年,他和三位同行不畏艰险前往西沙并在岛上呆了二十多天。那次考察,他们共发现了200多种西沙新记录植物,回研究所之后发表论文多篇,并出版了《南沙群岛及其邻近岛屿植物志》,此举填补了我国南海诸岛屿长期以来缺乏植物志的空白。“着眼西沙、南沙,一是用行动宣示了这是中国的国土,中国的科学家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进行研究,为历史留下证据;二是这次考察,填补了以往在南海诸岛植物志编研的空白。在政治意义、学术意义上都极为重要。”事后,邢福武感慨良多。

植物研究靠实践。“在野外,一棵树的叶子上下都不一样。如不亲临现场,永远都搞不清楚。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做起研究来才得心应手。”邢福武说。

上世纪80~90年代,邢福武一共考察南海及东海岛屿200多个,考察岛屿之多,面积之广,国内外罕见;在青藏高原,在两湖,在福建,在我国北方,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为了获取第一手材料,为了祖国的植物科学研究事业,他和他的同伴不断探索,勤奋耕耘。

实践出真知

科研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实践,使邢福武深深体会到:“植物分类是古老的学科,有的人认为没有前途,实则不然,一进入境界就觉得很有意思,越战越勇。如药用植物,以植物分类为基础。广东省进行药物资源调查,就离不开我们分类学的专家。”

在分类学领域中,通常看到两类兴趣和爱好不同的科学家,一类常跑野外,另一类常在实验室作研究。“我要集中二者的优点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和不足,避免走弯路,不断总结提高。”邢福武说。

正是不断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果,使他的团队越来越有凝聚力。

而邢福武本人,在经过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后也迎来了累累硕果——先后主持国家、省、市、国际合作的课题 30多项;有9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棕榈科植物的引种驯化、评价与应用技术研究”“海南岛作物(植物)种质资源考察与评价”等研究成果分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等部级奖励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主编《中国景观植物》《中国的珍稀植物》《澳门植物志》《广州野生植物》《东莞植物志》等专著18部,《中国景观植物》为我国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人才“传帮带”

最近10年来,邢福武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人才上,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得益于植物分类学的泰斗陈焕镛院士的‘传帮带’的人才培养理念。刚入行时,李泽贤、张桂才等植物采集家带我认识植物,老前辈陈少卿经常带我鉴定植物,在理论研究方面我跟随分别主编过《广东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的吴德邻、胡启明教授,他们言教身传,耳提面命,使我受益终生”。

看到很多学科转向,邢福武感觉古老的植物分类学一定有它的作用和地位。“分类学如何结合社会的产业需求?早在10年前我就在琢磨此事。后来发现,把研究工作扩大到园林植物学就很有作用。”

“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专业的申请,就是他和另一位科学家根据社会对生态和景观需求设立并得到批准的。“没想到研究生考试中报考此专业的人很多,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针对国家对园林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在园林植物评价与利用,景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人才。”

看清方向后,他承接了很多科研项目。在工作中,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人才越聚越多。“尤其是让年轻人把眼界打开,到国外去做我们的分类学。”邢福武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9-26 第11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