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12 9:03:28
选择字号:
汤一介:大师离去

 

■本报记者 崔雪芹

只差几个时辰,没有等到第30个教师节的来临。

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儒藏》工程首席专家暨总编纂汤一介于北京北医三院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造访北大之际,汤一介先生还曾向总书记介绍《儒藏》编纂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而今《儒藏》未成,先生已逝。9月9日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1号楼内,汤一介先生的灵堂已初步设置完成。10日,北京大学成立治丧委员会,并于11日接受社会各界吊唁。汤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15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学界的巨大损失

几个月之前,记者在北京大学见过汤先生。还是一贯的儒雅、谦谦君子。

据了解,汤先生在去年发现患有肝癌,一直接受治疗,但于今年暑期,病情加重,并出现多次反复。

汤一介先生和夫人乐黛云先生都在各自学术领域卓有建树,可谓未名湖畔的“学界双璧”。60多年来,夫妻始终相互信任、携手相扶。

“汤先生和乐先生,一个研究中国哲学,一个研究中西文化比较学,可谓中西合璧,他们能在学术上互相促进、比翼齐飞,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常海说。

对于汤先生的离开,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表示很哀痛。楼宇烈说,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先生恢复了学术研究,与父亲、国学大师汤用彤注重佛教研究不同,汤先生开始关注玄学和道家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学术角度。后来更侧重儒学的研究,关注对儒学新的诠释,引进了西方诠释学这一套理论来研究儒学。之后,又重新关注一个新的思想时期的出现,关注轴心时代,特别是第二轴心时代。“汤先生能够抓住西方学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紧跟这个时代世界学术研究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担当《儒藏》的编辑任务,这个工作艰巨,很不容易做好。但是由他主持将近十年以来,作出了相当的成绩,《儒藏》出了相当一部分,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他的去世是学术界一个很大的损失。”楼宇烈说。

《儒藏》“总设计师”

汤先生生病前,很多时间是在北京大学东南门外的理科五号楼4层的《儒藏》中心度过的。他经常说的话就是:“什么时候中国才能有在世界上站得住的哲学体系啊?”而今,《儒藏》“精华编”已顺利走上轨道,将平稳完成。这部作品的总编纂是汤一介和季羡林,现在两人均已仙逝。

汤一介家有两间书房,其中,整齐排列的《儒藏》“精华编”格外醒目。“我们编纂《儒藏》的目标是,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而且成为世界上通行的儒学研究本子。”

在2011年农历正月十五,汤一介84岁生日聚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曾这样评价,“汤先生以自己半个多世纪学术工作积累的功力和境界,化作深刻而开阔的学术眼光,提出了若干重大的科研课题,不仅为中国儒学搭建了一个研究的平台,更是为我们中国哲学未来10年的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可以说是‘总设计师’”。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记者刚了解到,汤一介、乐黛云夫妇与一双儿女合著的唯一一本散文集《燕南园往事》将于今年10月上市。汤先生回忆了父亲汤用彤读书、治学,回忆了母亲相夫教子、在战争时期守护家庭,回忆了与冯友兰、季羡林等北大学者相交的故事。

汤先生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要求自己。

汤一介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湖之滨的朗润园,他度过了半个多世纪。汤先生常说,“人活一天,就要做事,只有做事才能体会到快乐。你的快乐就是你的生命。你要不做事,你就没有快乐,也就没有生命”。

“小时候父亲很少管我们,也很少过问我们的功课。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是传承祖辈的‘家风’,学习做人的道理。”汤一介记得,父亲曾经把他珍藏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燕游图》拿给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约700字的题词,其中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食,随时而安,固吾立身行己之大要也。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对此,汤一介曾解释说:“‘事不避难’就是困难的事情,你应该承担的就要承担;‘义不逃责’即合乎道义的事情,你就应该负起责任来。”他将这段为人处世的祖辈遗训当作座右铭,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探寻真善美。

《中国科学报》 (2014-09-12 第17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