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3 10:33:27
选择字号:
第500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城镇化

 

本报讯 当前我国城镇化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认知与区域战略”为主题的第500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呼吁城镇化发展应立足中国国情,稳中求进,走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1996年以来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城镇化速度过快、城镇化率虚高、城市建设占地迅速大规模扩张、耕地资源消耗过多、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背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

中科院院士傅伯杰说,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也给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生态功能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甚至影响城市、区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与会专家认为,现行的城镇化模式和体制机制,造成城镇村分隔、人地业分离,“城市病”“乡村病”并发,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城镇化发展应当与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保持一致。要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群的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的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能力的科学评价,促进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科学监测、动态评估、及时预警,规范我国城镇化的合理有序推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李铁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通过节能、节地、节水,提高城镇化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走低碳城市的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刘彦随认为,新型城镇化关键要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人地协调,加快构筑村镇建设新格局,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樊杰指出,城市群成为我国各地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与此同时不合理发展方式也带来诸多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化空间布局应按照区域功能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由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潘锋)

《中国科学报》 (2014-09-0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